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合力攻坚 > 行业扶贫

榆林子洲县 农业富民 “特”字当家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1-17 08:00

        ■ 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山地苹果产业发展

        ■ 2018年,全县完成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2.3万亩

        ■ 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有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36个

        ■ 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2个

        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52万亩,打造农业核心示范基地8万亩,完成地膜覆盖玉米播种6万亩、马铃薯1万亩,新种植黄芪2.3万亩,新栽山地苹果1万亩,新栽鲜桃1000亩,引进农业试验示范优良品种36个,完成农民适用技术培训1.21万人次……2018年,子洲县农业工作交出这样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近年来,子洲县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深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山地苹果成新名片——建成千亩果园6个

         2018年,子洲县立足“果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全年新栽山地苹果1万亩,改造低产果园6000亩,种植总面积达到21万亩,年产苹果9万吨。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千亩果园6个、500亩至1000亩果园23个、100亩至500亩果园167个。

为进一步加快山地苹果产业发展步伐,该县先后出台各项配套扶持政策,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山地苹果产业发展,聘请科研院所权威技术专家对果农进行实地培训,将新建两座贮量1000吨的气调库专门用以储藏苹果。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子洲山地苹果生产环境和内在质量优势,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实施以优取胜的品牌战略,全力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及“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山地苹果已然成为该县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

        中药材种植陕北地区规模最大——年均采收面积4万亩以上

        子洲县是陕北地区中药材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境内黄土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根部入药的药材生长,县域野生及人工种植药材品种达100多种,年均中药材采收面积4万亩以上,加工销售黄芪5000吨以上。现在全县中药材保存面积20万亩以上,仅2018年,全县完成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2.3万亩。

        近年来,子洲县不断加快中药材种植标准化体系建设,着手良种选育、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搭建子洲黄芪产销对接平台,拓展子洲黄芪市场占有份额。目前,初具规模的黄芪加工企业已达10多家,天赐、富发、鼎盛、永盛、秦北等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引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化种植结构——小杂粮种植面积19.8万亩

        近年来,子洲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服务、产业带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效益高、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据了解,子洲县2018年共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74.8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10.5万吨,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2.5万亩(地膜玉米6万亩)、马铃薯28万亩、大豆14.5万亩、小杂粮19.8万亩,完成设施蔬菜种植258亩、大田蔬菜种植595亩。

        “特”字当家——建成国家级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4个

        子洲县以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出台各种新型经营主体配套扶持政策,着力解决高产基本农田建设、水电路配套、良种技术推广、适用机械装备、病害防治等关键性问题,为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8年,该县安排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1524万元;全年推广各类农机具3252台,发放农机购置补贴95.6万元,完成了深耕深松项目2.81万亩,补贴资金70.25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余人。

        截至目前,子洲县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有18家(其中省级企业4家、市级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36个。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2个,认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7个,建成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7个。有力地带动了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