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合力攻坚 > 行业扶贫

安塞区:强化作风建设 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2-13 09:13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延安市安塞区紧抓“扶贫帮困党员做,脱贫成效群众说”的主线,通过搭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开通服务群众的“直通车”,逐步让扶贫帮困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有力助推了全区脱贫攻坚进程。截至目前,安塞区已有50个贫困村满足退出条件,5387人达到脱贫标准。

  组建“三大兵团”夯实责任

  “油坊坪村的46户贫困户,除1户是兜底保障对象外,其余45户现在都已脱贫。”12月11日,李剑告诉记者。这两天,他和其他驻村工作队队员正在村里挨家逐户进行走访,了解村民2019年的产业发展计划。

  李剑是安塞区林业局的一名科级干部。自2016年被派驻到安塞区化子坪镇油坊坪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以来,他积极争取资金,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一心一意帮扶贫困户发展大棚和养殖业。目前,油坊坪村累计发展大棚341个,户均1个以上。

  李剑是安塞区脱贫攻坚“主力兵团”中的一员。近年来,安塞区把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培养锻炼各级干部的“练兵场”,组建了脱贫攻坚“主力兵团”,把全区117名科级后备干部下派到117个村,同时确定每个镇(街道办)由2名区级领导联系,117个村由211个区直部门、单位包扶,46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由3658名干部包扶。

  同时,安塞区还组建了“指挥兵团”和“督战兵团”,推行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制。其中“指挥兵团”建立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所有常委参与抓、四大班子齐上阵的工作机制,增设了综合协调办公室以及产业脱贫、重点行业、党建促脱贫等7个专项工作组,抽调104名干部充实到区、镇两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督战兵团”是在整合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和行业扶贫部门力量后,成立的两个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和一个脱贫攻坚监督工作组。“督战兵团”围绕重点工作、阶段任务、干部作风等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并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年度考核。

  “三大兵团”协同作战,“强的领导机构、好的干部队伍、严的督查问责”正成为安塞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重要保障。

  动真碰硬筑牢防腐底线

  整治不正之风,是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干部底线意识的有效手段。为此,安塞区出台了《安塞区扶贫领域2018年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和《纠正“四风”转变作风实施细则》;成立了纪律作风和执纪问责专项工作组,组建了2个脱贫攻坚纠风工作队;主动与邻近县(区)进行交叉检查;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设置曝光台;发放便民卡,开通“民情直通车”,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

  2018年3月12日,安塞区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建华镇郝家坪村党支部原书记拓喜军、村委会原主任高虎娃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建议按程序免去拓喜军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以及高虎娃村委会主任职务。经查实:拓喜军和高虎娃在本村评选贫困户时,将一村民评为贫困户,然而这一村民却拥有奇瑞牌轿车一辆,其长子和儿媳名下各有一家公司。2018年1月31日,安塞区扶贫局认定这一村民不符合贫困户评选条件。

  2018年4月3日,经中共坪桥镇纪律检查委员会研究,报镇党委同意,给予坪桥镇东也村党支部原书记陈学礼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经查实:陈学礼在给贫困户发放慰问品过程中,以包扶单位已经慰问为由,将10袋面、10袋米、10桶油存放在个人家中,其间,私自取走3袋面、3桶油。

  从严从实、抓早抓小,不遮丑、不护短,安塞区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据了解,2018年以来,安塞区共组织“四风”专项检查22次;专项巡察脱贫攻坚11个重点责任部门;制作播出《清风肃纪曝光台》栏目72期;通报曝光违纪违规问题281起,处理人员424人,其中涉及扶贫领域的问题86起,责任追究98人;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18件,立案22件,结案22件。

  畅通上升渠道激发斗志

 自2015年被派驻到金明街道办中咀峁村任第一书记以来,安塞区教育局干部张波带领村民打机井3口,建成果园1870亩、新型种植大棚15个、拱棚58个,建成千头规模养猪场1个、千只规模养羊场1个,带动7户村民发展小规模养羊、57户村民发展养猪,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了42千瓦的光伏电站。2017年,中咀峁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张波不仅被延安市委授予“全市优秀第一书记”称号,今年还被安塞区委组织部提拔为区助学中心主任。

 为了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安塞区先后制定《驻村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三项机制”选拔任用干部实施细则》,树立起“能者上、庸者让、干者容、劣者汰”的理念,注重在扶贫一线识别和选用干部,激励和鞭策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扶贫事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据统计,安塞区先后提拔选用优秀帮扶干部40名,优秀第一书记24名。同时,容错纠错1例4人,对8名履职不力、工作开展不扎实的第一书记予以召回,对43个包扶部门(单位)、113名帮扶干部进行了约谈问责,给予5名包扶干部党纪政务处分,有效解决了部分扶贫干部在工作中不敢担当、敷衍了事、消极怠工等问题。

 坚持“红色初心”确保实效

  2018年8月,张建军作为“红色特派员”被安塞区委组织部下派到白坪街道办事处。张建军到任前,白坪街道办事处因扶贫、人居环境整治等4项重点工作推进缓慢,被安塞区委、区政府通报批评。张建军到任后,协助、督促有关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制定、落实整改方案。2个月后,白坪街道办事处落后的4项工作,均顺利通过区考核部门验收,且考核结果位居全区前列。

  “红色特派员”制度是安塞区为助力脱贫攻坚,破解项目推进缓慢、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制定的。安塞区向执行决策部署不到位、重点工作推进缓慢、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后进”镇(街道办)和部门派驻“红色特派员”,协助、督促其改进工作。此外,安塞区还出台《延安市安塞区关于组建红色代办员队伍的实施意见》,从项目审批单位和建设单位中抽调6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党员干部组建了“红色代办员”队伍,全力做好包括扶贫项目在内的项目代办、管理和监督工作。在实践中,“红色代办员”“红色特派员”制度成为推动安塞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的“红色引擎”。

  此外,安塞区还坚持创新,推出了“电视问政”“电视听政”“一墙四栏”等制度,以问题为导向,变被动为主动,听需于民,问计于民,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并按照“扶贫+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整治”的思路,深入开展治理“八乱”、清理“三堆”、美化“三口”、整治“三道”活动,推进“园林进城、绿色进村、花带上路”,促进村风民风大转变。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