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一家亲 携手奔小康 ――宁洛协作促洛南脱贫发展纪实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8-22 15:00
洛南县辣上天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在翻晒辣椒。
“真是太感谢宁洛协作了!南京市江宁区政府不仅给我们这家新兴的合作社投资,还主动帮我们联系对接客户,寻找购买厂家。”8月10日,洛南县麻坪镇盛农黄花菜专业合作社理事何海燕十分激动地对记者说。2016年,何海燕在村上牵头成立了盛农黄花菜专业合作社,但因资金短缺,迟迟发展不起来。在宁洛协作的政策支持下,何海燕的合作社获得了300万元的扶持资金,还对接了两家稳定的大客户,今年400万元的订单已早早签好。
2017年以来,苏陕对口协作把洛南县和江宁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双方在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农产品开发、劳务协作、民生资助等方面积极合作,优势资源互相置换,推动了洛南县脱贫攻坚工作进程。
加强项目支撑,扩大带贫效果
8月11日清晨,洛南县维维集团核桃深加工项目工地上,工人们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该项目占地面积163亩,概算总投资3.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带动300户贫困户8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据了解,这是落户洛南县最大的苏陕对口协作项目。
为扩大带贫效果,洛南县在《南京市“十三五”对口帮扶商洛市扶贫协作规划》的基础上,建成宁洛对口帮扶项目库,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加快项目建设。两年来,项目总投资9.64亿元,其中对口支援扶贫资金1.17亿元,重点实施了重大产业化扶贫项目、示范性扶贫专业合作社项目等28个扶贫协作项目。目前,总投资1.3亿元的宁洛协作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洛宁电子商务公司电商平台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维维核桃深加工、康平水引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为深入推进宁洛扶贫协作,江宁区谷里街道、禄口街道、汤山街道分别与洛南县景村镇、保安镇、麻坪镇建立对口协作机制,江宁区汤山街道古泉社区、淳化街道青龙社区等分别与洛南县麻坪镇斜岭村、四皓街道党沟村等5个村社结对,目前镇村结对帮扶资金65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加大人才交流,促进劳务输出
“挂职以来,我学习到江宁区在发展上的许多先进做法,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工作动力。”洛南县挂职干部卢平提及在江宁区工作生活时感受很深。
为了促进两地干部交流学习,宁洛双方制定干部交流、教育医疗人才培养、劳务培训等8项合作计划,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协作交流。
2017年以来,江宁区选派2名党政干部到洛南县挂职帮扶,选派18名优秀医疗、教育、农业人才到洛南县援助;洛南县选派1名县级领导干部、20名青年干部到江宁区挂职学习。截至目前,洛南县赴江宁区考察学习交流25批次384人次,江宁区赴洛南县对接考察帮扶73批次585人次。
同时,宁洛两地积极推动劳务协作,举行对口扶贫专场招聘会。洛南县建立“洛南江宁劳务输出培训基地”。2017以来,江宁区为洛南县提供了320个工种9000余个岗位,建成社区工厂4个,吸纳就业人员490名;洛南县累计向江宁输送务工人员1088人。
江宁区挂职干部薛伟说:“和江宁区相比,洛南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掘自身潜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追赶超越。”
扶贫先扶根,坚持产业带动
针对洛南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有数量而无知名品牌,有产品却无优质市场的现状,江宁区扶贫协作联络组围绕脱水蔬菜等重点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和“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的“一站式”帮扶模式,全力帮助洛南企业和农户提高生产水平,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收益率。
为了彻底破解贫困户增收难题,2017年以来,江宁区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先后投入500万元加大朝天椒产业发展,目前在洛南县景村、古城等镇发展辣椒种植基地2万亩,实现产值8000万元。2018年,江宁区政府安排330万元加大欧标兔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带动贫困户增收1500万元;投入5000万元加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建设,目前建成发电站20个,带动143个贫困村454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同时,针对洛南县农特产品销售不畅问题,宁洛两地签订了《农产品销售战略合作协议》,促成南京众彩物流与洛南县政府开展农产品销售战略合作,帮助洛南县特色农产品打开江苏市场。经过双方努力,洛南县在南京江宁农业电商产业园设立农特产品展示体验店,洛南核桃、豆腐干、香菇等农特产品摆上江宁货架,洛南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洛南、走向全国。
在江宁对口帮扶的过程中,党政机关、爱心企业、民间协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对口协作中来。江宁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共捐资73.86万元对洛南县835名贫困生进行资助;江宁区慈善协会、扶贫协会等捐资45万元对洛南县18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助推了协作工作向纵深发展。
帮扶一家亲,携手奔小康。到江宁区挂职学习的洛南县委常委、副县长刘群说:“宁洛双方将继续加大对口协作力度,集中资金、集中人员、集中力量,重点抓好洛南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美丽乡村建设,合力助推洛南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短评
帮扶要精确诊断 对症下药
要让贫困群众彻底脱贫、防止返贫,精准帮扶是关键。在采访宁洛协作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一扶贫模式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找准短板、对症下药。江宁区扶贫干部在洛南县实地调研后,“精确诊断”出洛南县产业发展缺资金、劳务输出缺人才、企业发展缺信息技术服务的三大问题,并一一攻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帮扶要精确诊断、对症下药。致贫的原因很多,帮扶要结合当地条件,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和措施。在一些自然因素不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帮扶过程中就要探索新的扶贫方式:如发展二、三产业扶贫,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创收,或是结合帮扶地区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劳务输出,确保贫困户就业脱贫。在帮扶过程中,也要结合每户贫困户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帮扶,最终达到全面脱贫、整体脱贫、户户脱贫、人人脱贫的帮扶效果。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