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苏陕扶贫协作资金5000余万投向宁强 50个项目件件落实

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合力攻坚>苏陕协作

苏陕扶贫协作资金5000余万投向宁强 50个项目件件落实

时间: 2019-04-15 10:15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在拿到苏陕扶贫协作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后,我们分别在5个村建了5个羌绣传习生产基地。”4月10日,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华表示,这个项目将再带动贫困户65户200余人实现脱贫,达到人均增收2200元。

  “禅家岩镇万亩竹海建设项目扶持资金190万、二道河村食用菌产业扶贫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南通市港闸区纪委副书记马剑(挂职宁强县发改局副局长)拿着一张《苏陕扶贫协作项目情况汇总表》》说道,自2017年以来,宁强争取苏陕扶贫协作支持资金5485万元,类似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扶贫协助项目50个件件都落到了实处,助力全县1498户贫困户脱贫,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绣娘正在刺绣。

  张海艳是毛坝河镇小河村人,目前在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上班,月收入接近3000元。此前是个典型的贫困户,家里6口人,她因为要照顾老人小孩,一家人的负担全部压在老公身上。“我现在的收入也不比他在外务工要差了!”张海艳口中的“他”自然是她老公,说这话时一脸开心。

  据悉,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采取“公司+培训+合作社+传习基地+绣娘+贫困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开展羌绣培训、产品回收、吸纳贫困户到公司就业等形式,培训农村留守妇女达3000余人,解决就业岗位600余人,其中贫困户200余人,80余户贫困户在基地长期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作为监管主体,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除了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外,还要确保申报项目能够因地制宜,具有推广性。”马剑表示,二道河村食用菌产业项目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二道河村食用菌产业项目,村民正在忙碌。

  该项目由宁强县万信食用菌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分队负责实施,他拿到了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00万元,再加上自筹的28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食用菌100万袋、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购置相关配套设备。现已建成标准化养菌连体大棚40座,标准化生产厂房500㎡,冷藏库500 m3购置设施设备15台(套),并配套建设了生产厂地、专用池等设施。

  10日下午,在张分队的基地了解到,该项目采取全员务工、全托管、直接参与种植、务工再投入四种扶贫模式,由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项目在建设期通过入园务工、入股分红、认领菌袋入园经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48户165人直接增收30余万元。

  二道河村的刘晓云就在这里工作,一年能拿到三万元左右的工资。大大缓解了生活压力,以前家里7口人全靠男人一人在外务工养活!她说,现在不同了,既可以照看老人小孩,还能在菌厂挣钱,真的是“顶了半边天”了。

  “你现在可不是半边天,是顶了大半边天了!”张分队接过话头,呵呵笑起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