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镇安:郭琴书记“倒下了” 扶贫干部接力走好脱贫路

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合力攻坚>社会扶贫

镇安:郭琴书记“倒下了” 扶贫干部接力走好脱贫路

时间: 2019-07-24 08:00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商洛市镇安县宏丰村是驻村第一书记郭琴生命定格的地方,虽然她倒在了脱贫一线,但扶贫干部们把她未竟的扶贫事业继续干下去,现在宏丰村的产业兴旺起来,贫困户的干劲也足了,2018年底整村退出贫困村。

  在镇安县回龙镇宏丰村1200多米的高山上,建有光伏基地,烈日下,40岁的刘贵平正带领村民修复水毁产业路。

  镇安县宏丰村脱贫户刘贵平:“(现在)我脱贫了,但是我也不能安于现状,我们给村集体流转了大概180多亩土地吧,进行中药材种植(等产业)。”

  因父亲常年瘫痪在床,刘贵平家2015年被评为贫困户,是驻村第一书记郭琴生前帮扶的家庭。2017年12月30日,郭琴和3名同事在赶往村食用菌产业园建设工地时,因车祸不幸遇难,从那时起,刘贵平比之前更加努力。

  镇安县宏丰村脱贫户刘贵平:“对我们家里所有的事儿她(郭琴书记)都比较上心,现在她不在了,她也是为了我们扶贫么,献出自己生命,我就觉得我自己不努力都对不起她。”

  刘贵平做护林员每年有5000元收入,还种植了核桃、魔芋,加上务工,一年下来能挣3万元,去年底就脱了贫,他被推选为村上的组长。今年他还买了一辆二手车,方便跑产业。去年刘贵平家只掏了7500元,就分到了一套60平米的搬迁房。

  镇安县宏丰村脱贫户刘贵平:“以前不知道方向在哪里,现在日子过好了,也搬到新房来了,感觉生活有奔头了。”

  刘贵平所在的宏丰村,全村164户贫困户,产业单一。针对宏丰村没有主导产业,第一书记郭琴生前和村干部们一起寻找产业发展,2017年确定了发展食用菌产业,可村民们当初并不同意流转土地。

  镇安县宏丰村贫困户杨忠平:“(当时)不愿意,想着不挣钱么,(土地)流转了,不种庄稼没有饭吃么。”

  镇安县宏丰村党支部书记候期乾:“入户解决的办法(告诉村民)一是对土地流转得租金,二是我们产业发展起来了就地打工。”

  食用菌产业建设中,郭琴不幸遇难。扶贫干部们怀着悲痛,将食用菌产业园建起来。去年5月投产,年产50多万袋香菇,但在发展初期由于市场经验不足,没有烘干设备,生产的鲜香菇都是低价出售,因此损失了十几万元。

  镇安县宏丰村党支部书记候期乾:“所以最后得到经验后,自己建烘(干)房,自己进行烘干,保存在自己家中,等到商贩来以最高价出售,所以今年我们建了8个烘干炉。”

  宏丰村食用菌产业园年产72万斤鲜香菇,按照86户贫困户每人认领3000袋香菇的方式,进行集体托养种植,年底还可得分红。

  镇安县宏丰村贫困户杨忠平:“(扶贫)政策好,自己还要努力,打工么,我们做这个碰棒么,棒碰了好出菇,在这打工一天就是100多块钱。”

  镇安县救助站驻宏丰村第一书记兰金钱:“我接过郭琴书记的重担以后,力争把产业和宏丰村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要发展得更好,通过这几年国家的扶贫政策,村上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改观很大,好多贫困户积极主动地提出要脱贫,内生动力明显地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