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扶贫动态 > 市县动态

兴平:突出“五个精准” 取得脱贫实效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7-08 08:00

近年来,兴平市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落实中央及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施策,全力补齐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及基础设施等短板,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精准实施教育扶贫

兴平市以“不落一户、不漏一生”为目标,严格落实“一册两表四书制”和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义务段适龄儿童60989人实现应入尽入,29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段学生零辍学。从严把好程序审核关,逐一摸排贫困户子女就学情况,2020年春季发放各学段资助金 619.85万元。采取广泛宣传、开设“绿色通道”等举措,扎实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实现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严格落实营养餐改善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改善计划覆盖面达100%。积极开展“一教一帮”结对帮扶活动,动员组织各校教师通过入户、手机、微信等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实现结对帮扶从学前段到高中段全覆盖。

精准实施健康扶贫

兴平市按照“三个一”标准,不断健全三级诊疗网络,219家村卫生室全部达标。积极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域内合疗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群众全部免收住院押金。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特困人群兜底一批”进行精准分类施治,慢病签约服务2509户3331人,对在管54名大病患者精准救治。自2019年以来,享受医保扶贫倾斜政策13044人,普通门诊就诊31361人次,基本医保报销63.46万元;住院报销3747人次,基本医保报销1816.33万元;大病保险报销78.13万元,医疗救助报销318.82万元,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金额合计2214.13万元。

精准实施危房改造

兴平市认真落实“四清一责任”机制,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关键环节,构建“责任闭环”工作体系。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从严把好信息录入、脱贫退出、资金补助、责任落实“四个关口”,逐户鉴定排查,建立清单台账,同步录入“陕西省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监管平台”。同时,对危房改造贫困户同步建设卫生厕所,每户增加补助1500元。对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极贫极危户,实行政府兜底建设。2016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资金2512.335万元,使1270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住上放心房。

精准实施兜底保障

兴平市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工作要求,织牢织密农村低保兜底、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救急解难、残疾人社会福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等困难群众“六张保障网”,切实筑牢困难群众生活底线,让困难群众“不愁吃、不愁穿”。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制,在全市建立儿童福利工作站12个,设立村级儿童主任172名。儿童福利制度改革“1234”模式入选中央改革典型案例《选编》,受到中央深改组高度肯定。2020年以来,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085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472.17万元,发放319名农村特困供养及照料护理资金145.1万元;发放生活补贴287.1万元,发放护理补贴193万元。

精准实施补短工程

兴平市高标准严要求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切实从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个方面保证群众有水吃、吃好水,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72处,受益群众达到44.3万人。紧扣“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目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农村公路达到1010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达到AAAA级。加快农网升级改造,解决“卡脖子” “低电压”等民生问题,电力入户完成100%。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累计创建省级示范村3个、咸阳市级示范村6个、市本级示范村40个、创建村69个、示范路96条,净美庭院户1.16万户,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2.8万余户;进一步提升乡村绿化水平,绿化道路40公里,建成森林乡村24个、绿色社区4个。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