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脱贫的幸福来敲门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7-08 08:00
6月18日早晨6时多,上宋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卫卫两口子就开始忙着给自家地里的西红柿“掐秧”“绑苗”。
“朱书记,明年这片地我还想承包,可不能让别人抢走。”王卫卫说的这片地,是2019年承包产业基地的9亩西红柿地,仅当年收入就达6万元。
王卫卫家因学致贫,2016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三变”改革后,王卫卫被聘为蔬菜产业基地技术员,自己也种植了3亩西红柿,并喜获丰收。看到育苗免费提供、滴管铺到地头,尝到甜头的他“盘算”着:“把地盯紧,今年一切顺利,挣10万元没有问题。”
王卫卫口中的“朱书记”,是2016年7月西安市委政研室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后,来到该村的第一书记朱自成。那时候,穆寨街道门岩村是西安市临潼区最为偏僻的村庄之一,也是临潼区的省级贫困村。
地处骊山深处的门岩村,具有生产山区大杏、核桃等杂果和晚秋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的地域和气候优势。如何让独特的地理优势转变为贫困户增收的优势?门岩村走上了“三变”改革的路子。
门岩村通过“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合作模式,量身定制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该村引进真爱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投入启动资金200万元,在上宋组以每亩每年600元流转村民土地102亩为资产,让农户参与到改革当中变“股民”,统一经营,发展蔬菜产业种植。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建好基础设施是关键。建设抽水泵站,修建蓄水池,架设配套供电设施,铺设主干、分支输水管道,安装滴灌配套设施……朱自成带领门岩村266户1007人解决了生活饮水、农业灌溉难题。农户每年享受分红,日子越过越好。两年来,公司分别给15户贫困户分红近千元,给在蔬菜产业基地上班的当地群众支付工资60余万元。
门岩村顺利完成“三变”改革试点,也成为西安市、临潼区“三变”改革试点村。
脱贫攻坚“拔穷根”,关键还要靠产业。2020年3月,门岩村“四支队伍”在下宋组流转土地100亩,建成百亩柿子沟,申请区扶贫项目资金190万元,栽植尖顶柿子90亩、火晶柿子10亩,现已完成栽植任务,成活率达97%。全村通过发展白皮松、柿子树等经济林木和黄瓜、西红柿、辣椒、秋葵等安全无公害蔬菜产业,形成产销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
得益于产业扶贫和就业帮扶,门岩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4525元增加到2019年的11000元。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