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扶贫动态 > 市县动态

蒲城:“老百姓认可,比什么都值”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6-28 08:00

“刘书记,在你的推动下,咱村的巷道动工修建了,饮水安全了,我的威信也跟着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哈哈……”6月16日,蒲城县孙镇黎起村党支部委员刘跃升,带着一贯的爽朗,来到黎起村第一书记刘少平办公室“炫耀”。

黎起村位于蒲城县东南塬区,曾是一个集体经济基础弱、底子薄、发展滞后的落后村。2019年8月,省委组织部选派的省政府研究室工交处处长刘少平到黎起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强党建、带队伍,搭平台、抓产业,访民意、解民忧,使这个落后村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断提升。这让刘跃升等村干部很是“得意”。

“产业壮实了,致富根才能扎得深。”刘少平介绍说,村班子建强后,坚持长效机制与短期效益相结合发展产业,成为他的工作重心。他们抓村级光伏电站运营,为36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2600元;改进“共产党员先锋号”农机运营方式,每年为村集体上交8000元承包费;“党支部+”农业设施大棚,为村上贫困户每户分红2000元。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全村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7800多元。

2019年,镇党委决定建立扶贫产业园,刘少平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他上下沟通、积极争取,协助镇党委在黎起村建起投资100万元的苏陕协作“百亩有机酥梨示范园”项目。

“这片有机酥梨示范园,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也激活了我们的思想认识。我也打算以同样的模式在村里建一个有机�{子园。”村民薛红喜兴奋地说,“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踏实肯干,往后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黎起村有几段巷道晴天脏、雨天泥,坑坑洼洼。刘少平几经周折争取资金近100万元,治愈了村巷出入道路的“牛皮癣”。

黎起村5组、7组、8组水管老化,影响饮水安全,刘少平忙前忙后协调县水务局更换了管道。现如今,村民脸上的幸福就像清澈的自来水一样,流动着、洋溢着。

看到刘少平真扶贫、干实事,3组组长刘薛功不失时机地诉苦:“房后洼地成了附近村民的垃圾场和下水坑了,臭气熏天、蚊虫乱飞,旁边群众没法住了……”刘少平和扶贫队队员实地查看后,协调环保部门,在村口建设了一处污水处理站,彻底解决了污水排放和洪水疏通难题。同时,将臭水坑填埋,建成休闲小广场,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跳起广场舞。

黎起村老年人多、残疾人多。为了关爱帮扶他们,刘少平动员慈善组织为村里80位80岁以上老人和153位残疾人以及40名贫困妇女儿童募集了价值6万多元的爱心物资;组织医院专家入村义诊,为45岁以上贫困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贫困户柏贞茸家的偏房摇摇欲坠,没钱修缮。为消除安全隐患,刘少平自掏腰包资助1.5万元,帮助柏贞茸把房屋修缮一新。

党员张西强不幸患脑萎缩,与年近80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去年,张西强的母亲又突发脑梗,致半身不遂。刘少平得知后,协调医院、残联和慈善机构给予张西强和他母亲医疗救助和物资帮助。张西强感激不尽,村里召开党员会议时,他都颤巍巍地到会场,会后还义务宣讲党的好政策,带动大家共同脱贫。一次,见刘少平帮扶入户时嘴角上火溃烂,他悄悄一个人开三轮车跑到镇上买了消炎药送到刘少平手上。

“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老百姓却感念在心。老百姓认可,比什么都值!”此事给了刘少平深深的触动,“从长远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思想上的脱贫才是根本之所在。”

低保户杨建军患有精神疾病,大多数时间疯疯癫癫。刘少平与村两委干部协商,积极帮助其解决日常生活难题。杨建军犯病时经常乱跑、见人就骂,唯独见到刘少平会笑嘻嘻地念叨:“刘书记是个好人。”

于是,“好人书记”被大家认可并广泛叫了起来。说到“好人书记”,刘少平动情地说:“这是我今生得到的最高荣誉,也是我最珍视的称谓。我为有幸成为黎起村第一书记感到光荣和自豪。”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