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绥德:贺家庄脱贫的“文艺范儿”

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扶贫动态>市县动态

绥德:贺家庄脱贫的“文艺范儿”

时间: 2020-06-23 08:00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你看,那是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榆林市、绥德县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陕北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基地的服务人员都是培训上岗的村民。基地平日里经常开办剪纸、秧歌等培训班,让赋闲在家的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李晓岗指着远处依塬而建的一排排崭新的建筑欣喜地说,“自去年4月正式运营后,基地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团体、会议培训团体和采风艺术家千余人,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绥德是被原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如何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帮助贺家庄脱贫致富,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目前,我们正在策划‘贺家庄2020年度特色旅游节’,与抖音、京东、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平台联合建立绥德县线上线下特色产品展销中心,让贺家庄及陕北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成为绥德县旅游链条上的重要节点,打造一条文化旅游产业链,带动周边乡村旅游,让沿线村镇的村民一起致富。项目成熟后,预计解决当地百人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产业收益有望突破200万元。”说着话,李晓岗拐进了山地羊养殖合作社的大门。

“老贺,咱的羊准备的咋样了?深圳和辽宁那边都说好了,做成礼盒装发过去。”李晓岗前脚还没进门,声音就先传到贺海军的耳朵里,“省里订了26万块钱的羊,深圳、辽宁各订了3万块,咱出栏的羊基本都卖出去了。”

“都卖出去了,都卖出去了。”听着李晓岗絮絮地算着账,贺海军放下正在翻羊饲料的木锨,欣喜地搓着手,“咱们厅工作队一来就帮我申请了10万块的建设补助资金,现在又帮我把销路打开了,这让我说些啥,啥感谢的话都不够啊。”

“说啥呀,我们来就是给咱解决问题的,你安心把羊养好就对了。我去王子德他家看看,给他娃联系的工作都说好了,去给他说一声。对了,下午文化艺术创作基地还有剪纸培训班,记得让你媳妇去参加培训。”

从2019年8月李晓岗到绥德县田庄镇贺家庄村当省文化和旅游厅驻村第一书记起,想办法解决每户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就成了他的日常。

“老贺养了几年羊,因为规模小,只能在县城及周边的村镇销售。驻村工作队帮他办起了山地羊养殖合作社,申请了建设补助资金,不仅规模扩大了,还直接带动8户贫困户参加合作社,每年进行分红。我向厅里汇报了这些情况后,合作社的山地羊肉被指定为厅机关消费扶贫定点供应商品,厅里还联系相关爱心企业包销,把咱的羊肉销往全国各地。”聊起这些,李晓岗就有说不完的话。

“王子德也是我们村的贫困户,自幼患小儿麻痹,行动不便,他妻子和母亲又长期瘫痪在家,生活极为困难。他家是我们的重点帮扶对象,基本上隔几天就要去一次。这次联系爱心企业给他儿子安排就业岗位,解决了他家的大问题。”嘴上说着话,李晓岗脚下一刻也没停,“我们村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全村耕地面积551.92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3亩,主要以红枣、山杏、苹果、小杂粮种植及养羊为主。全村220户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65户,贫困人口176人。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贫困人口仅剩2户2人。”

夜幕降临,陕北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广场上,欢声笑语久久不曾散去。对面山上新建的爬山步道已被灯光点亮,星星点点,分外美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