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武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提高群众获得感作为最高追求,以撸起袖子、俯下身子的实干精神,以“钉钉子”的狠劲和“下足绣花功夫”的匠心,建立一个脱贫兜,织密一张保障网,筑牢一道防贫坝,扎实做好社会兜底保障脱贫工作,坚决不让一人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筑牢疫情防控堡垒 兜住民生保障底线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长武积极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和帮扶关爱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成立了工作专班,全面负责疫情期间的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简化民政救助审核审批程序。对新申请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民政救助,镇办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优化简化调查、审核程序,可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申请、调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相应救助范围。
今年2月向全县7镇1办下拨疫情期间专项临时救助资金200万元,确保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效保障。据统计,疫情期间共发放临时救助金40.6万元,涉及困难群众498人(次);为24名孤儿发放孤儿生活费7.8万元;为296名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发放供养金59.3万元;为3674户8563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168.2万元;为7140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30.6万元,为2364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60.6万元,切实做到兜住民生底线,情暖困难群众。
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了切实发挥社会兜底保障脱贫的作用,推进漠视群众利益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持续开展,完善政策落实,制定了《长武县2020社会兜底保障脱贫工作方案》《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转发了《咸阳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咸阳市临时救助工作规程》,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保障标准进行提高,并从2019年10月1日予以补发。开展全面排查。围绕政策执行、落实落细政策、兜底问题为内容的“十个”排查,在全县开展了一次“拉网式”的排查。通过排查,全县新增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3人,取消12人;新增农村低保398户1064人,取消93户236人。及时发放各类保障金。上半年,为7镇1办下拨临时救助资金300万元,镇办救助1381人,发放资金93.13万元;为294名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发放供养金107.9万元;为3998户9376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830.7万元;为7097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60.5万元,为2377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20.6万元,进一步提升群众信任感与幸福感,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升服务群众效能 增加社会救助供给
为了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活力,切实增加社会救助服务有效供给,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中省市文件精神,结合长武实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中国人寿咸阳分公司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开展入户调查、公示等事务性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既解决了目前镇办民政工作人员不足、减轻了经办人员的工作量,又促进了政策的公平公正落实、缩短了受理时间,发挥了社会救助的救急、救难、保基本、保民生的作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