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定边:以整改成效促脱贫攻坚质量大提升

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扶贫动态>市县动态

定边:以整改成效促脱贫攻坚质量大提升

时间: 2020-05-09 08:00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定边县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和中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4月16日榆林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和具体工作要求,将问题整改与“三排查三清零”有机结合,坚持“三个统筹”工作思路和“六个坚持”工作举措,聚焦问题、对标对表、靶向治疗、精准补短,确保实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人人过硬”,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在整改中补齐短板弱项,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对照“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标准,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中省成效考核指出的问题,主动认领,举一反三,逐村逐户逐人深入开展排查,切实找准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的问题,找全屡改屡犯、边改边犯的问题,找实已经整改但可能反弹的问题,逐条逐项分析,逐级建立“三清单一台帐”,对每条具体问题,指定县级分管领导负责,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所有问题全部整改清零。同时县财政拿出980万元,对66户一般农户和11户边缘户实施农村住房巩固提升行动;拿出200万元,对40户水窖渗漏、21户新建房屋缺水窖和集雨场、4处集中供水点管道老化等实施安全饮水整改提升行动,加快引黄八条支线入户工程,确保全县所有农户的“硬指标”全部达标。

在整改中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返贫增贫。将问题整改与建立长效机制一齐推进,以问题整改推动长效机制的建立,以长效机制的建立推动问题化解。对深层次的、影响脱贫质量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全县工作实际,动员更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治根本、管长远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对机制,确保农户在出现不可抗力风险后,能够及时得到帮扶救助,严防返贫和增贫的出现。在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强对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收入骤减户和支出骤增户的监测,落实“两险一基金一监测”定边做法,及时将返贫致贫的人口纳入帮扶范围。在带贫益贫机制方面,投资1亿元,在40个贫困村每村建立1000只的湖羊种羊养殖场;加快推进6万只大型养殖场建设;投资1000万元配套建设4.5万亩饲草产业;同时在引进重庆农投6万头奶牛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引进100万头生猪项目,将更多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充分调动产业扶贫带贫益贫效益。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通过在衣食梁移民社区实施柳编加工项目,在新乐小区引进大型超市,吸引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搬迁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发展。在扶贫资产管理、基础设施管护等方面,全部建立完善了具体办法,确保扶贫项目能够发挥应有效益。

在整改中提高脱贫质量,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在整改中提高脱贫质量,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在问题整改中,高度关注剩余贫困人口和高风险农户,采取超常规举措,不断提高脱贫质量,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强化“一户一策”,给503户736名剩余贫困人口每户增派科级干部结对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356人落实低保政策、349人实行特困供养,7名孤儿给予生活保障补贴,对其中的290名残疾人落实“两项补贴”;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增设公益性岗位、协调企业招工等方式,解决就业困难;同时按照“政府+企业+贫困户”的方式,对所有贫困户实施生猪代养和农业代种,为每户每年保底增收近3000元。

在整改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获得感满意度。健全完善“包乡县级领导和分管领导主抓,行业部门承担政策督导,乡镇村组具体负责”的责任体系,成立由县级分管领导任组长的13个工作专班,绘制脱贫攻坚“路线图”,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充分调动县级领导、行业部门、乡村两级、驻村工作队、“四支队伍”及人大政协的工作合力,逐级夯实攻坚责任。强化“三督一考”,包乡县级领导和分管领导下沉一线,督战工作进度;县脱贫办和各职能部门深入村户,督导政策落实;组织、纪检部门紧盯重要部门、重点人员和关键环节,督查干部作风。实行“日报送、周调度、月点评、季奖罚”工作制度,督促扶贫干部转变作风、下沉一线、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同时推动各级各类反馈与扶贫领域信访案件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一体整改,积极化解扶贫领域信访案件,及时遏制苗头性倾向性矛盾冲突,切实以信访案件化解推动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确保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全面提升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