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扶贫动态 > 市县动态

安康: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4-28 08:00

以民为本,生态为先。从“林”脱贫,由“林”而富,真正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协调发展。“2019年,安康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5%,是陕西省的1.51倍,是全国的2.83倍,实现林业综合产值206.54亿元,生态脱贫政策惠及贫困人口16.8万户,56.7万人。”4月21日,安康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扬斌在安康市“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小康新时代”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千章绿树绕佳城,一片青山开寿域”,生态建设换来满眼翠绿,生态脱贫助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自2016年起,安康市林业局在陕西省率先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择优选聘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分片巡山护林,保护生态资源,按月发放劳务报酬,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实现了部分林区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地就业。

四年来,安康市累计争取生态护林员专项资金2.1461亿元,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担任生态护林员19213人,做到林区贫困村选聘生态护林员全覆盖。贫困人口变身“生态哨兵”,每天活跃在山间林区,不仅进一步壮大了“生态绿军”,强化了生态保护力量,促进了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更是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老弱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带动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截至2019年底,安康市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84.502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512.38万亩、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442.345万亩。2019年完成国土绿化67.73万亩,各类林业工程项目带动贫困人口参与劳务2300余户,7500余人,增加劳务收入990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康市林业局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把“绿起来”与“富起来”紧密结合,很好解决了政府“要被子”、群众“要票子”问题。充分利用山林资源,大力发展茶叶、核桃、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生态产业,强力培育涉林龙头企业,持续开展市级林业园区、林下示范基地、“千村千处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全面推行“企业+园区+合作社+贫困户”等精准扶贫带动模式。

2019年,安康市林业综合产值突破206亿元,累计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7个、市级林业龙头企业34个,建设林业示范园区398个,创建山林经济发展示范县10个,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1369个,贫困村累计发展特色经济林面积208万亩,带动贫困户的7.5万户26.6万人。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