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115支驻村工作队田间地头助脱贫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4-25 08:00
“大叔,您去年搞养殖收入不错,今年应该再扩大养殖规模。”“我去年养殖就收入两万多元,今年准备养4头猪、50只鸡、7头牛,收入肯定比去年多得多。”4月5日,清涧县宽州镇陈家塔村驻村工作队员孔星星来到贫困户陈海洋家,为他宣传最新出台的到户产业补助政策,鼓励他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加收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清涧县115支驻村工作队作为主力军冲在一线,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全力组织农业生产,努力化解扶贫项目开工复工难题,全面排查补齐脱贫攻坚弱项短板,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
做好农业生产起点
4月18日,清涧县下廿里铺镇张家石硷村第一书记任小贝来到张家石硷村的南塬山,组织村民给果树疏花。张家石硷村的大部分耕地都在塬上,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所产的农作物和水果品质优良。
张宏宏是村里最早被识别的贫困户,他40岁才成家,家里4个孩子,最大的9岁。“在扶贫政策和帮扶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通过养羊产业,去年纯收入达到4万多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正在自家蔬菜大棚内采摘辣椒的张宏宏说,“扶贫政策好,帮扶干部也为咱操碎了心,咱自己哪有不努力的道理。”
2019年,张家石硷村新建起29座温室大棚,张宏宏第一个报名,以每座3000元的价格承包了10座大棚,种植辣椒、西红柿、西瓜、甜瓜等蔬果。他每天都在大棚内忙碌,控温、浇水、施肥,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管护着他的大棚。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清涧县各驻村工作队统筹兼顾,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困难,通过入户摸底,全面掌握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农机具等农资产品需求数量及产业帮扶需求,协调相关部门对申报复工的合作社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邀请农技专家、产业带头人下沉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分散劳作,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畅通复工复产堵点
4月19日,清涧县富程机砖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进行生产作业。贫困户惠永和是砖厂的一名搅拌工,“前段时间疫情严重,闲在家里没有固定收入,心很慌。现在砖厂顺利开工,我每个月能有3000元的稳定收入。”惠永和说。
清涧县富程机砖厂是宽州镇陈家塔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去年给全村43户贫困户分红5万多元。为了能让砖厂尽快复工复产,陈家塔村驻村工作队提前筹备,及时向有关部门申报购买防疫物资。3月9日,砖厂正式复工复产。驻村工作队还帮助砖厂开展登记、体温测量、厂区消毒等工作,并为第一批进厂的18名工人发放了防护口罩。
“砖厂从去年开工到现在,产品一直都是供不应求。今年复工这几天,前来购砖的客户络绎不绝,已经销售380万块。”陈家塔村第一书记白彻介绍,“我们驻村工作队每天安排专人在砖厂现场指导防疫和生产相关事宜。”
为助力各类扶贫产业项目顺利开工,清涧县驻村工作队加强复工复产防疫保障,及时开展复工企业情况摸排,强化分类指导,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生产经营场所日常消毒和防护,提供全方位、无缝隙、保姆式服务。
化解生态养殖卡点
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砭村绿色生态养殖场属于村集体经济,以养殖黑毛土猪为主。“2019年,猪肉市场行情持续向上,生猪价格从最初的毛重每公斤20元,一直涨至32元左右,王家砭村抓住有利时机出售生猪,在国庆节前后销售育肥猪140头。” 王家砭村第一书记李浩说,“年底,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向全村139户贫困户分红8.9万元,减贫带贫效果显著。”
春节过后,受疫情影响,养殖基地存栏不足,急需补充仔猪,这让李浩心急如焚。他四处联系仔猪购买渠道,但因价格和品种问题均未谈妥。最终他找到了镇党委书记杨贺反映这一情况,杨贺当即给辖区几家养殖户负责人打电话,请他们想方设法帮忙解决,终于敲定了首批100头仔猪的进栏事宜。解决了这个难题,李浩又组织工作队上门摸排农户今年养殖计划,鼓励村民备足粮草,借助县上产业补助政策,准备再大干一场。
近年来,清涧县在产业扶贫实践中,依托自身资源条件,因地制宜,鼓励扶持群众“沟沟洼洼种草、家家户户养殖”,持续加大产业补贴政策,推动绿色生态养殖成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坚实支撑。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