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 “暖心就业大礼包” 托起群众“幸福梦”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4-21 08:00
“上班之后,心里就踏实多了。今天刚刚领到了3000多元的工资。”4月13日,远在浙江台州工作的汪玉龙在电话里难掩兴奋。
就在一个多月前,作为一名渭南市的返乡农民工,汪玉龙还一直待在家里为工作发愁。而春节期间,像汪玉龙这样的返乡农民工,全市共有25.6万名。
为了确保这些农民工能够有序返岗复工,早在2月初,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渭南市就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并通过线上“春风活动”搭建就业平台,推出了动员帮扶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复工复产、落实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增设防疫性公益岗位等“暖心就业大礼包”,全力推动农民工就业。
春节前,合阳县百良镇莘村村民董涛辞去了工作,准备找一份新工作。谁知疫情突发,让他直犯愁。当得知合阳县开展了线上“春风行动”后,他赶紧报了名,在线上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随后,合阳县专门组织农民工返岗复工专车,送董涛他们去西安参加面试。
乘坐返岗复工专车时,工作人员对车辆反复消毒,并认真做好核对人员身份信息、测量体温等工作。同时,车上配备了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做到让农民工“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
搭建对接平台实现线上招聘,返岗复工专车铺就暖心返程路,这是今年渭南市推进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的主要做法。目前,渭南市共动员组织转移就业7.1万人,开展“点对点”输出贫困劳动力就业967人,其中,跨省“点对点”输送就业548人,省内“点对点”输送就业419人。
4月15日,蒲城县荆姚镇原王村金银花产业园里,数十名群众戴着口罩,修剪着已经冒芽的金银花枝。
“我丈夫在渭南周边打工,大儿子上大学了,小女儿只有10岁,我来园区里打工,离家近,也能管娃。”原王村的贫困群众刘彦红说,她家里还有5亩地,种些小麦和玉米,只要地里不忙了,她就来园区挣些钱贴补家用。
“从2月21日开始,园区每天有60多名村民前来务工,很好地解决了村里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原王村第一书记屈军平说。
疫情防控期间,渭南市各级各部门将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积极推动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目前,渭南市共动员帮扶就业扶贫基地、扶贫产业园和社区工厂复工复产103家,吸纳劳动力475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46人。
据了解,目前渭南市共落实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8012人,其中防疫性公益岗位1120人。下一步,渭南市还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就业帮扶措施,通过“点对点”输出、带贫益贫企业吸纳、“十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技能培训和公益开发,力争在5月底前帮助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