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六个抓好”坚决打赢疫情期间脱贫攻坚战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2-28 08:00
连日来,在做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陕西省礼泉县坚持狠抓脱贫攻坚不放松,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夯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和“三级书记”攻坚责任,采取多项举措,力争高质量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水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抓好疫情防控,护航脱贫攻坚
疫情发生后,礼泉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县脱贫办、县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续发布疫情防控紧急通知、倡议书,各镇(办)立即安排,号召驻村干部放弃休假,立即返村开展疫情防控。闻令后,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主力军的驻村干部,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做好群众的解释和疏导工作。同时,入户开展疫情排查,进行返乡人员登记,建立台账,对重点人员实行专人监控;对重要场所消毒清洁,组织联系捐款捐物活动;带领村干部坚持村口值守登记,形成专人轮班值守,对外来人员、车辆严格登记,严格排查,确定安全才让通行,把隐患挡在了村外,为各村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火墙”。
抓好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
该县按照“县有主导产业、镇有产业基地、村有合作组织、户有脱贫项目”的思路,深入实施“3+X”特色产业攻坚行动,突出抓好苹果品种优化升级,因地适宜发展好石榴、葡萄、御杏等特色水果,发挥好千亩秦椒基地、御石榴基地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构建以北部优质苹果、中部“旱腰带”特色水果、南部时令水果及设施农业为主三大产业带,全年新建产业扶贫示范园20个,扶持标准化养殖场15个,不断拓展产业扶贫链,夯实贫困群众增收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抓好就业创业,确保收入稳定
该县在县域内政府类项目建设中优先保障贫困劳动力用工务工,在工程施工企业中优先保障贫困劳动力用工务工,在工业企业中优先保障贫困劳动力用工务工,全面开展贫困劳动力用工务工“三优先”工作,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扎实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育,以就业援助、就业培训、产业促进、创业带动为举措,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能,至少实现1人稳定就业。加强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建设,鼓励自主创业。借助“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各类活动,积极对接省内外企业,进一步提升劳务对接和转移输出水平。继续开发公益专岗、培育就业扶贫基地,有效发挥社区工厂和创业孵化基地的扶持作用,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抓好“一补两查三送”,保证完成任务
结合疫情防控排查工作实际,该县开展信息补正工作,反复查找比对系统中的疑似错误数据,并反馈各镇核实补正,提升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抽调专人对全县313户易地搬迁户进行疫情排查摸底,深入了解搬迁户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发放《疫情防控便民服务卡》,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和自我保护知识。深入了解各村贫困户在果品销售、畜牧养殖、务工就业、春季备耕等方面受疫情影响情况,帮助做好春耕生产和果品销售。组织人力对南坊、叱干两镇的东峰、马铃、北牌、峪北等10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前期勘测设计。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包抓、干部帮扶的“两包一帮”工作责任制,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
抓好各类保障,力保生活稳定
该县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1+7”政策措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可就业、能致富”。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落实精准资助、“雨露计划”、送教上门等政策,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无1人因贫失学辍学。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不断加强水电路网等建设完善,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年内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按计划达到100%,实现贫困村全部通动力电;基本实现贫困村4G网络、宽带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
抓好扶志扶智,提升内生动力
该县继续深化“扶志六法”和“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借助“一约四会”、道德讲堂、礼泉小戏、文艺下乡等活动,广泛开展脱贫之星、致富能手、自强之星、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示范引领,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大力弘扬勤劳致富、贵在自立、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勤劳致富的志气和动力。继续加大对叱干镇符旭东、史德镇程文彪、第一书记赵健康等各类典型的宣传报道,用身边人身边事,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勤劳致富的志气和动力。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