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扶贫动态 > 市县动态

宝鸡:做好复工复产决胜脱贫攻坚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2-26 08:00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可控的前提下,宝鸡市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既正视困难和挑战,又善于化危为机,抢抓农业生产有利时机,有序推进人员返岗上岗、企业复工复产、项目开工建设,努力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防疫不松生产不停两手抓

面对疫情防控的特殊考验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重挑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根据疫情特点和省上确定的风险等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2月15日,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全市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2月17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工作。2月20日,市委召开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视频会议,对全面做好疫情防控下的脱贫攻坚工作作了系统安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深入千阳、扶风、凤翔、太白等县镇村,靠前指挥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指导基层开展春耕生产,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

副省长、市委书记徐启方调研指导太白县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

市、县有关部门积极跟进,超前谋划疫情过后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提早做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组织贫困群众做好麦田、果园、设施农业等田间管理,做好化肥、种子、农机具等春播备耕生产物资调运,积极协调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受疫情影响还款延期等工作。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保障交通运输通畅的前提下,加强扶贫产品产销对接,多渠道开展消费扶贫,有效解决了农副产品运输难、销售难等问题,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凤翔县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组织购买苹果10吨、大葱10吨,捐赠武汉疫区,既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又奉献了爱心。

“我家种了4亩小麦和3亩苹果,最近到了给苹果剪枝和给小麦除草的时候,开始还担心疫情防控不让去,结果路口执勤的干部给量了体温、登记信息后就可以下地。干部还特意交代要佩戴口罩,分开作务,回村后消毒。”扶风县杏林镇良峪村贫困户刘忠宏说。疫情发生以来,扶风县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一系列措施稳定春耕生产和农业种植,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

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菜农开展田间管理

太白县靖口镇盛禾蔬菜食用菌产业园内一片忙碌,大家忙着拌料、装袋,一片喜人的劳作场面。为了做好防疫工作,园内一天三次消毒杀菌,为进园务工的人员发放口罩,指导他们洗手消毒。为了抢抓农时,合作社还从兴平市请来17名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

凤翔县贫困群众开展春灌生产

凤翔县全面发起“春季攻势”行动,通过组织开展春灌、春返、春耕、“春计”等活动,全面加强果园管理、土地流转、劳动力复工及党的建设、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起好步、开好局。横水镇玉祥村25亩花椒芽基地里,十来个群众正在疏渠放水浇灌花椒芽树。“这已是开年第二次浇水了,我必须把这些小苗苗管护好,这将来可是一大片‘致富芽’哩!”玉祥村党支部书记王会军边排水边讲。据了解,该镇5个村共栽植花椒芽106亩,长势良好,春日萌芽后将成为贫困群众的“致富芽”。

精准对接有序输出稳增收

结合疫情防控,宝鸡市全面摸排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及目前就业现状,利用互联网资源,创新就业扶贫模式,招聘方式由“线下变线上”,就业专场招聘会改为网上“春风行动招聘会”,大力推广远程面试,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络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线上招聘模式,确保贫困户群众“求职有门、就业有路、困难有助”。同时,牢牢把握苏陕劳务协作、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复工复产有利时机,加强与输入地的有效对接,按照“分批有序错峰”的要求,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对不能外出的贫困群众,通过扶贫村镇工厂、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就业、开发公益岗位托底安置等帮扶措施,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和就业难题。

陇县为外出务工群众测量体温

眉县组织农民工返岗

陇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为做好群众外出就业创业,县上在摸排贫困群众务工意愿的同时,积极主动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农民工主要输入地对接联系,获取企业招聘信息和用人条件,及时通过电视、网络、微信等方式发布用工信息,鼓励农民采取网上自主择业、电话和网络报名等方式,为外出务工人员服好务。2月17日下午,首批来自温水、城关等镇的176名农民(其中贫困户32人)佩戴口罩,在安全员的指引下依次上车,搭上了陇县温水镇至江苏沃得公司的8辆务工直通车,实现了他们外出务工的愿望。2月21日,眉县举行农民工赴甘肃务工返岗欢送仪式,为62名赴甘肃嘉峪关务工人员发放了口罩、体温计、消毒湿巾、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册等“外出务工大礼包”,现场进行了个人防护知识培训。目前,全市共组织“务工直通车”19批(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3363人。

分类施策项目带动促脱贫

针对疫情影响,宝鸡市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近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安排做好2020年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中省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全部下达。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达到开工条件的扶贫项目,在做好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及时组织安排人员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对不具备开工条件的,指导县区提前做好项目招投标、土地环评、物资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疫情稳定后及时开工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及政策宣传工作,鼓励镇村采取“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组织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扶贫项目建设,有效提高贫困户收入。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组织全市各蔬菜园区、企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和菜农提早复工生产,抢种、补种各类蔬菜,全市200多个百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已全面复工,平均日上市蔬菜600吨左右。指导7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有序开工,日屠宰生猪500头左右,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

陇县重点项目开工仪式

陇县大力推行线上办理、线上服务,全面提速审批、核准等环节,对企业办理注册、备案、选址、土地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全程跟办、一对一帮扶贫,用优质服务抢工期、赶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月19日,总投资123亿元的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城区道路建设、和氏特殊医药配方奶粉生产线建设等7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吹响了全县项目建设的冲锋号。

高新区钓渭镇奶山羊养殖基地项目建设现场

高新区钓渭镇谭庄村奶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加紧实施三通一平作业,对复工人员,坚持每人每天两次体温监测、三次消毒,做好相关记录,复工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做到了防疫复工两不误,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全村52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截至目前,全区6家带贫益贫涉农企业已全部复工,涉及的22个扶贫项目,已开工19个,开工率86%。

补短强弱巩固成果提质量

疫情防控阻击战能否打赢、脱贫攻坚能否圆满收官,关键在作风、靠的是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全市上下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充分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作风,紧盯任务不放松,补短强弱不松劲,万众一心、尽锐出战、主动作为,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发挥应有作用。

市扶贫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先后两次下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并围绕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十大提升行动的意见》,成立工作专班,分别从产业脱贫巩固提升、就业创业稳定增收、易地搬迁安居乐业、教育扶贫阳光助学、健康扶贫贴心惠民、兜底保障织网暖心、扶贫资产规范管理、金融扶贫持续跟进、基础设施共管共享和组织领导长效推进等方面,就当前脱贫攻坚“怎么巩固”“如何提升”两大重点提出了制度性安排,有效解决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和风险点。农业部门抓住春季有利时机,在全市掀起以“3+X”工程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全年力争完成新建标准化果园10万亩、设施农业2万亩,新增奶山羊25万只,着力构建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产业丰富、供给质量优良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全面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工作的意见》《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充分发挥“四支队伍”重要作用,广泛动员驻村干部从正月初二开始,全部到村到岗参与疫情防控,做好“一查一补两落实”内业工作,共核实补正建档立卡信息8256条,排查“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中短板弱项问题36条,落实帮扶措施828条,提升脱贫质量和实效。全市共有11000余名干部参与了一线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