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扶贫动态 > 市县动态

乡下的新屋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2-13 08:00

“咱这楼都是新修的,设计、配套都没得说!”走在干净宽敞的村道上,韩城市龙门镇镇长王根深指着右前方几栋7层高的灰色小楼介绍。

1月9日,记者跟随韩城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师选勤前往龙门镇北潘庄村探访贫困群众。以前,龙门厂矿多、污染重、环境条件差。但眼前的北潘庄却异常干净,整个村子看上去就像物业管理非常到位的居民小区。村里的小楼矗立在整洁的村道旁,周围栽种着翠绿的松树和冬青,精心的规划和养眼的环境让人难以相信这就是几年前被戏称为“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搬迁村。

北潘庄的老村子最早坐落在黄河滩里,整体搬上来是近些年的事。82岁的张根学老人算是第二拨搬迁户。第一拨搬迁群众住的是独院,第二拨搬来的群众都住进了村里盖的商品楼。由于享受了移民搬迁等国家政策,张根学120平方米的房子,只掏了几万元的装修费。

82岁的张根学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耳不聋眼不花,腿脚麻利,说话利索。他说,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得亏这拨村干部。老人说着,指了指村委会副主任张岳:“这娃真不容易哩,我们这楼盖起来,没钱装电梯,他愣是把他城里的房子卖了买电梯!活了一辈子,我头回见到这么好的房子!”

张根学打心底里喜欢这套房子,每天扫呀抹呀,不停地打扫卫生。因此,他都住进来大半年了,房子还跟新的一样,到处一尘不染。

回忆起以前的日子,张根学说:“住在滩里时,不光住得简陋,环境也很差,遇到雨天,满路泥泞,出趟门,得把自行车扛在肩上走5里地才能到公路上。你看现在,村干部把村子收拾得多漂亮,房子好看,环境更漂亮,就跟公园一样。城里人的小区也不过如此吧!”说话间,张根学走到客厅窗子前,指着外面对记者说,看见没,那就是我们村的健身广场,我每天都和大家在那儿遛弯儿锻炼身体。穿过广场,就是我们的幸福院,全村的老人都在那儿搭伙过日子。

“幸福院生活美得很,一个月只交8元钱,尽饱了吃,不限量。而且饭菜的花样特别多,一天一个样,今天吃饺子,明天吃油泼面,保证一周里每天不重样!”张根学提醒记者说:“我们这里不是养老院,也不是敬老院,而是幸―福―院!是党和政府专门让我们这些老人好好享受幸福的地方!”

张根学所说的幸福院,是北潘庄村扶贫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也是龙门镇整个扶贫成就的缩影。据了解,这些年来,龙门镇一直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各村在做好“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的基础上,围绕一个村部、一个医疗卫生室、一个村庄、一个休闲广场、一个幸福院的要求开展建设,使全镇的村民居住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