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扶贫干部郑丹的“休息日”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12-18 08:00
12月14日是星期六。上午8时,扶贫干部郑丹带着8岁的儿子,去贫困户王军锋家联系卖菠菜的事。“去贫困户家是常事。贫困户只要有个难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扶贫干部。”郑丹说。
赶到王军锋家已经9时多了,让郑丹欣慰的是附近的养羊场已经决定收购王军锋的菠菜。“谈好了价钱,一斤一块钱。我种的半亩菠菜有下家了。”王军锋说。
郑丹是铜川市妇联的干部,2017年4月,选派到铜川市新区坡头街道办牛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个村是坡头街道办建档立卡的4个贫困村之一。
“记得刚踏进牛村时,身后就传来了‘一个女同志,身不强、力不壮,我们这些贫困户还能脱贫吗?’‘一个女同志到底能不能扛起脱贫攻坚这面大旗,到底能不能带领好这个班子?’的声音。”郑丹说,那时,她啥都没想只是一心想着如何改变牛村群众的生活。
刚到牛村的两个星期,郑丹把全村6个组从南到北跑了个遍。要想富,就得把主导产业找准。村里的主导产业是苹果,然而果树存在树龄老化、品种过时的情况,苹果产量上不去,群众种植的积极性不高。郑丹和村委会干部经过多方考察,最终确定把种植金银花作为全村发展的新产业。
“今年2月,种植金银花的时候,贫困群众辛海斌的顾虑最大。”郑丹说。一开始,辛海斌认为种金银花不如种小麦见效快。“万一金银花成熟了没有人收购,烂到地里咋办?”辛海斌说。
5月,为了打消辛海斌和村里一些贫困群众的顾虑,郑丹带领他们到蒲城县的一个金银花种植基地去参观。大家亲眼见证了一亩金银花能收入七八千元的事实。回来后,辛海斌立即找到了郑丹,决定试一试。
“9月,我种了7亩地的金银花。好日子向我招手呢……”辛海斌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时针指向了12时,郑丹顾不上照顾儿子,出了辛海斌家门,就直奔杨建军家。“他看到村里其他人都在种金银花,思想上徘徊不定。我今天再去给他做做工作。”郑丹说,“从驻村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牛村人。他们日子过得好坏与我有直接的关系。”
2018年2月,牛村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协会成立以来,给贫困户及部分群众共发放互助资金45万元。针对无劳动能力的19户贫困户,村里统一集中在豹村继明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屯里润盈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给贫困户落实代养肉牛和生猪,年分红1000元。2018年9月,村上又成立了牛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依托村扶贫工厂发展多种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如今,牛村有苹果盛果园2800亩、幼果园1000亩。此外,种植花椒500亩、金银花200亩、樱桃150亩、核桃56亩。
“村上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脱贫,变‘输血’为‘造血’。目前,一个结合牛村村情和群众发展意愿的‘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社员+扶贫工厂+市场’发展模式已经形成。”牛村党总支书记刘耀锋说。除了发展种植产业外,为了解决农村冬季劳动力富余的问题,郑丹针对贫困人口特点与村两委多次沟通,建议成立了铜川首家手工艺合作社――铜川市富农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32户40人通过灯笼加工、手工制作增加收入。合作社成立一年来,40名贫困群众共获得首次分红2.5万元,人均增收625元,实现了产业发展的预期目标。
18时许,夜幕临近,原本热闹的村落,渐渐归于平静。一阵寒风吹来,郑丹给儿子紧了紧衣领,准备坐车回家。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