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五项机制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12-03 08:00
近年来,安康市坚持把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助推贫困群众脱贫、稳定脱贫成效的重要举措,着力健全五项机制,强化规范运行管理,确保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全市扶贫小额信贷今年新增投放量和贷款余额均居全省第一;面对持续的还贷高峰期,逾期率长期稳定低于中省监测红线。
一、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健全解难题专项机制,根据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需要,由市长主持召开解难题专项例会,解决难题,推进工作。健全双负责日常机制,由分管金融和分管扶贫的副市长共同负责,聚合金融、扶贫两个系统力量,协同抓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健全常沟通协调机制,由市脱贫办主任任总召集人,随时召集扶贫、财政、金融等部门负责人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进行会商研判,切实抓好精准投放和规范管理。
二、健全责任落实机制。纵向上,落实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能责任,明确金融办组织推动、指导协调的责任,明确脱贫办业务指导、考核评估的责任,明确银保监分局落实政策、监管督导的责任,明确银行机构精准放贷、按时回收的责任;横向上,落实县、镇、村的主体责任,督促开展政策宣传、评级授信、需求摸底、贷款使用、按期回收、续贷展期等工作,坚持定人定责,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
三、健全日常监测机制。建立常态化日常监测机制,坚持把日常监测落实落细。一是日监测,按照“一日一监测、一日一排名、一日一通报”的办法,每天对业务管理子系统全市扶贫小额信贷数据进行跟踪监测,按照逾期情况进行排名和通报,对逾期额、逾期率超标和出现异常变化的县区及时预警提醒。二是周通报。每两周对全市扶贫小额信贷进行统计分析,以专报形式向市政府分管金融和分管扶贫的副市长报告,以快报形式向县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和县区政府进行反馈,督促问题快速解决。三是月调度。每月由脱贫办、金融办、银保监分局等部门碰头会商,将会商结果通过召开视屏会的方式直通县区,加强市县互动,共同解难题、促进度。
四、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全市扶贫小额信贷信息互通共享制度,实现工作无缝衔接。同步摸底共享需求,将有效信贷需求满足情况与新增信贷需求计划情况同步摸底,与经办银行共享需求信息,一方面做到应贷尽贷,一方面建立需求台账,拟定投放预期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双线印证共享数据,按照“同步监测、双线印证、比对分析”的办法,共享扶贫和银保监局监测数据,对同期数据进行印证和比对,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互通信息共享政策,扶贫、金融、银保监等部门将各自系统关于金融扶贫的文件、会议精神等进行内部共享,实现政策互通、信息互联、工作互助。
五、健全约谈督办机制。建立市级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约谈制度,对问题突出的县区、部门和经办银行进行“双线分级”约谈,纳入专项督办范围。对被约谈的县(区),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列入平时考核和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进行相应扣分和结果运用。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