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扶贫动态 > 扶贫要闻

中国旅游扶贫实践为世界旅游减贫提供借鉴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10-17 08:00

世界旅游联盟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连续三年合作完成的《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于10日在京发布,提炼了具有可复制性、创新性、可持续性的旅游减贫案例100例,为国际旅游减贫事业提供参考。

“旅游业作为全球热门行业之一,正在持续不断地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融合程度也逐步加深。既符合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也符合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创业的需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士军表示,我国近年来的旅游扶贫实践中,各地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旅游业在贫困地区与其他产业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效促进了三产融合,提高了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创新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据了解,在《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中90%的典型案例来自中国,集中展示了中国近年来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旅游减贫经验。既有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产业的实践,也有陕西安康市石泉县后柳镇中坝村以“作坊小镇项目”为抓手实现农民增收的案例;既有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光东村打造的以少数民族为特色的民俗观光游,也有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梁家沟村的红色旅游脱贫实践……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李昕说,近年来,各类社会资源进入乡村,创造了就业机会,打造了各具特色的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激发了乡村的生机和活力。旅游扶贫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传承特色乡村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

“世界旅游联盟、世界银行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共同发布的100个旅游减贫案例,既可以为业界和地方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也可以作为公共知识产品分享给世界各国,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同时,中国也可以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减贫经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李昕说。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