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保水源补短板 陕西全力解决农村饮水难题

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扶贫动态>扶贫要闻

保水源补短板 陕西全力解决农村饮水难题

时间: 2020-07-16 08:00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渭北的黄土高原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降水严重不足、水源缺乏,长期以来,渭北地区、秦巴山区群众吃水难题一直困扰着各级水利部门。近年来,随着水利部门加大投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这里群众饮水安全基本得到了保障。

▲白水县西固镇东孙村

“龙山马湖,渴死寡妇”,这句谚语深刻地反映了渭北旱塬缺水的情况,位于旱塬上的西固镇东孙村长期因为吃水问题受困扰。后来,政府为每家每户通了自来水,但断断续续的不正常的供水依然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

田海莉:龙头是一天只放两小时水那时候,有时间限制,并且水压力不大,买下洗衣机啥用不成全在卫生间,几乎都用不成用不上。

从去年开始,村民们发现,家里的自来水不再停水了,水质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而这得益于陕西省水利部门推出的解决农村吃水难吃水安全措施。由当地水务部门具体实施。

孙春莉:咱白水这个区域对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进行了一个互为备用、互为连通,就是咱西固现在的水源,已经跟咱雷村的水源,还跟咱荒地(村)的水源都连通起来了,就是某一个区域现在发生故障,存在缺水,从另外一个区域就调水过来,要么是自流,要么就是提水,就这一种形式,提高了供水保证率。

依托现有的水源条件和辖区内雷牙、尧禾等10个“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白水县实施了综合管网连通项目,形成了集中供水工程联网互通的格局,通过区域内水量相互调配和补给,全面提升了供水保障率,使得以前供水不足的地区逐步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水,用水有了保障,群众的生活自然也就方便舒适了。

田海莉:现在比较舒心用的都,水一方便了感觉就是好像一切都方便了。

建好水工程是第一步,后期管理好才能确保饮水设施长期稳定发挥作用,为此白水县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专业管水员队伍,从设备维护,到入户为群众维修供水设施,确保了供水的顺畅。

孙春莉:咱群众家里如果出现哪一块有问题,自己还无法解决,咱也进行一个技术指导,就是全程服务。

记者了解到,针对渭北旱塬和一些用水困难的农村地区,近年来,我省各级水利部门加大投入,实施水质改造提升工程。截止目前,全省累计完成投资102.7亿元,建成工程1.8万处,巩固提升受益总人口1672万人。

对渭北群众来说,解决吃水难问题关键是寻找到水源,合理利用好水源,而对于不缺水的丹凤县来说,他们的吃水问题是如何保证健康和安全。

▲丹凤县竹林关镇东炉村

今年67岁的余明贤家住丹凤县竹林关镇东炉村,多年来,全村上下400多户1600多人,就吃着这条流经村里的小河水。余明贤家就在这条小河边。

余明贤:那时候(担水)冬季下雪,高坡上人把路一扫,还要下来担,他不担他吃不上,河道边上的人那你就是方便一点,脏不脏就是那样吃了,洗衣服也在河道,做饭还在河道吃。

河里的水养育着这里的土地的人们,但村里的人也渴望吃上和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

王雷:经过咱们水利局几年的投资,新建了八个蓄水井蓄水池,一个小型水厂,解决了咱们全村1653人416户的安全用水问题。

如今,水龙头接到了家门口,水质由县水利部门安排专人定期检测,东炉村人的梦想也实现了。

余明贤:现在这(水)人放心得很,那政策好了,政府一直抓得也紧。

在海拔1400多米高的竹林关镇南丈沟村,这里的群众由于居住地山大沟深、水源分散,根本不具备集中供水的条件。

李建金:哎呀那你首先原来那个水你到哪去,首先这个女的,妇女根本就担不回来水,那你屋里咋样都得个男的,在屋里首先(担水)供应水。

今年75岁的李建金就从小生活在南丈沟村西岭梁上,过去他们这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竹林关、西岭梁,一年四季遭水荒,半盆雨水用三遍,洗脸洗脚饮牛羊” 。由于缺水,李建金他们过去甚至连猪都不敢养。

王竹社:养殖这一块畜牧业绝对是干旱,人工吃水都没有,更保障不了畜牧业养殖。

吃水难也直接导致了南丈沟村的贫困。经过多次调研,当地水利部门得出结论,由于没法集中供水,南丈沟村只能采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这里群众的吃水难题。

刘涛莉:首先我们对这个村,所有的农户挨个摸排,每个人的饮水状况都不一样,在山脊最下面这一处,就是几个沟道的交汇处,首先要保证水量充足,在那块打一个井,在井里面下一个泵,通过管道给各户把水能抽上,你比如说这一户管道上来只能到一户人,哪怕牵扯到半户人呢,只要吃水存在问题,我们是不惜一切代价。

通过一户一策的办法,几年努力下来,过去丹凤县最缺水的南丈沟村,终于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的难题,肩扛担挑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李建金:这样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水了,啥都不熬煎。

用水有了保障,李建金家去年养了四头猪,年底还和村里其他贫困户一起脱了贫,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农村群众吃上放心水,丹凤县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6亿元,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835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155处,修建水厂131座,安装输配水管道1800余公里。

帅武文:目前全县148个村的8万多户26万多人的饮水安全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全部达标,为农村安全饮水提供保障。

丁纪民:下一步我们的工作的重点在“十四五”要根据我们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要加大工作力度,也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陕西农村群众饮水的质量,更关键的呢,还是要解决农村饮水水源保障问题,这是核心,另外要把现在建成的所有的这些工程,我们通过集中供水,另外通过一些管理的措施,使贫困地区包括全省的农户,能够真正地用到安全水、健康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