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
4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省扶贫办主任文引学出席,介绍陕西省脱贫攻坚的总体进展情况。

陕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省扶贫办主任文引学
文引学在致辞中表示表示,自脱贫攻坚战以来,陕西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将最硬举措、最优资源、最强力量投向脱贫攻坚,经过不懈努力,全省5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46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2015年初的350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8.3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43%降至0.75%,绝对贫困问题即将消除。
“五级书记”抓脱贫,“三项机制”奖优罚劣
自脱贫攻坚战以来,陕西省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五级书记”抓脱贫,夯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压实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分片区召开陕南、陕北、关中脱贫攻坚推进会,通报脱贫攻坚情况,逐县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对基层指导的针对性。并将设区市脱贫攻坚在年度目标贵任考核中的权重由5分提高到20分,运用“三项机制”,奖优罚劣,形成了抓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并以深度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不断扩大投入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327.38亿元
中省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27.38亿元,整合涉农资金611.81亿元,投放小额信贷209.05亿元,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交易土地5.72万亩、收益148.04亿元。今年中省两级已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7.35亿元,其中年度预算的41.4亿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第一季度已全部切块下达到县,较上年增加5.4亿元、增长15%。
易地扶贫搬迁84.4万人,建成安全饮水工程2118处
切实加强住房安全保障,建立完善“四清一责任”工作机制,2017-2019年累计改造危房13.08万户。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24.9万户84.4万人,落实后续帮扶“1+7”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立新业、融入新生活;精准资助建档立卡学生48.1万人,改善6895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档立卡贫的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面落实县城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农村饮水安全持续巩固,自2015 年以来,累计建成安全饮水工程2118处,推行安全饮水“三项责任、三项制度”。目前,陕西省贫困群众“两不愁”的问题已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3+X”提升脱贫质量,总结推广22种模式35个范例
实施“3+X” 产业扶贫工程,因地制宜发展苹果、奶山羊、设施农业3个千亿级产业和茶叶、红枣、核桃、食用菌等区城特色产业,制定56个贫图县优势特色产业菜单、指导贫困村普遍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总结推广22种模式35个范例,全省1.4万家新型经营主体把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并促进多元就业。累计转移就业178.4 万人,招聘生态护林员5.03万人,公益岗位就业9.1万人,推广“村级劳务公司+ 用工企业主体+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二合一”等模式,建设扶贫车间(社区工厂)1098家,吸纳1.4万贫困劳动力就业。
累计投入扶贫协作项目资金46亿元,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2.1万人
苏陕扶贫协作成效显著。2016-2019 年,累计选派1411名干部到江苏挂职,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2.1 万人。江苏累计投入扶贫协作项目资金46亿元,支持项目建设3400个。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2019年底,中央37个部委单位定点帮扶陕西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累计投入资金11.29亿元,引进资金11.42亿元,选派挂职干部318人。“3+X" 帮扶体系带动贫困户2.9万户。校地结对“双百工程”建设并认定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实体项目92个。111 家三级医院帮扶101家贫困县医院,累计派驻专家9968名,新建临床专科340个。引导7681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8386个村,累计投入43.8亿元、惠及建档立卡人口105.4万人次; 8461家社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43.75亿元,帮扶建档立卡户55万余户。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陕西省脱贫攻坚,形成了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局面。

陕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省扶贫办主任文引学接受凤凰网陕西专访
发布会结束后,陕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省扶贫办主任文引学对凤凰网陕西表示,陕西省将在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全力补短板、提质量,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脱贫任务清零,存在问题摸清、整改任务清零,长效机制健全、漏点短板清零,力争6月底前将短板弱项全部补齐到位,确保剩余的18.34万贫困人口脱贫、“两不愁”“三保障” 和饮水安全方面问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明确的任务全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