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聚焦陕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 要闻

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稳健开局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8-16 16:52

今年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恪尽职守、履职尽责,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推进机构改革,积极营造“五大环境”,市场监管工作形成了新格局、展现出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改革深入推进 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今年以来,在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走样,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松劲,推进追赶超越不停步。

省市场监管局继续深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施了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并联合多部门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试点实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全面推进“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权责事项“颗粒化”管理,完成了5108项政务事项的流程再造,整体推进全系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

这些改革举措,有效激发了我省市场活力和群众的创业热情。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73.87万户,同比增长99.1%,增速全国第一,我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55.25万户。

与此同时,各项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改革也在加快推进。省市场监管局继续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改革,全面承接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相关工作,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中的6项审批事项实行自我声明,免于审批;实施道路货运车辆年审、定检和尾气排放检测“三检合一”改革,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分类推进食品许可审批改革,对部分低风险食品和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对生产条件未发生变化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到期延续换证不再进行现场检查;大力推进药械审评审批改革。

省药品监管局出台药师和执业药师多点执业、远程审方、乡镇药店职称药师承担执业药师职责等多项创新举措,我省药品再注册工作时限由90个工作日压缩到41个工作日,将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由注册审批改为备案制;建立奖补政策,鼓励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有32家生产企业92个品种155个批准文号启动了一致性评价。

省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注册便利化改革,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挖潜和质量提升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新增授权专利2.11万件、注册商标5.42万件,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量、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量分别达到4.3万件、36.15万件、86件。

聚力市场乱象 市场秩序明显规范

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市场秩序整顿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全省1227个重点场所进行线索摸排,发现并移交涉黑涉恶线索34条;严打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捣毁传销窝点222个;整治“保健”市场乱象,查办案件185件;整治秦岭地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行为,查办案件51件;整治校园周边非法食品经营行为,查办案件171件。

为规范市场秩序,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落实,规范省级部门下属单位、口岸经营者、铁路货物运输等收费行为,组织汽车消费、违法广告、违规收费、合同格式条款等专项整治,严查违法违规行为。上半年,全系统查办此类案件3133件。

为切实加强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省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18年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组织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省高院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深化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推进中国(西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加强专利商标代理机构监管,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

为此,省市场监管局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印发工作细则,整合部门内部随机抽查流程,抽查企业197批;提请省政府印发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办法,推动部门联合抽查加快实现。同时,着力提升信用监管效力,扎实做好企业年报公示工作,2018年度我省企业年报率达到91.69%;着力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推送信息6777.93万条,获取信息131.01万条并记于企业名下、向社会公示;完善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管理制度,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6.35万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4087户,限制“老赖”1.86万人次。

加强质量监管 让消费更放心更舒心

食品安全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本需求,事关人民幸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为此,省市场监管局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安全治理4项行动,强化食用油、边销茶等重点食品监管。持续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完成对15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体系检查;制定食品销售、食用农产品风险清单;加大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力度,下达抽检计划14.95万批次,完成9728批次,查办违法案件935件。

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省药品监管局制定省级抽检计划2930批次、市级1.197万批次,实现了抽检全覆盖;深入排查风险隐患,靶向治理风险点86个;对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和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加强高风险企业现场检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专项整治。

省市场监管局还着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面摸清全省在用特种设备底数,找准监管重点区域、重点设备、重点项目,明确了18项重点任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检查特种设备5583台次,治理安全隐患626个,查办违法案件70件。

同时,该局深入推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加强监督抽检、公证检验和监督检验,监督抽检儿童玩具、学生文具、卫生用品、散煤质量等2838批次,查办违法案件360件。

为全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省市场监管局继续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定期发布消费提示警示,发布2018年度陕西省消费环境指数报告,实现消费维权“五线合一”。上半年,12315热线共受理咨询投诉举报25.8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3789.5万元。

实施质量强省 质量基础日益稳固

实施质量强省工作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不断强化计量和标准化工作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作用。

省市场监管局提请国标委完成中亚标准化(陕西)研究中心验收评审,指导杨凌示范区做好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答辩,完成5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终期评估,下达团体标准试点项目34个;发布地方标准41项,复审清理地方标准271项。开通公共服务平台,公开各类标准2.28万项。

为发挥好质量提升行动的促进作用,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年度行动计划,指导市县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编制2018年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创新质量考核工作;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保障作用,认真宣传和贯彻机动车污染物检测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两项标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组织检验检测能力验证、技能比武,严查轻型货车“大吨小标”违规检验问题,依上年度监督检查结果撤销10家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省知识产权局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组织120家企业开展贯标工作;深化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推进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全力支持我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 监管合力逐步增强

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着力提升各级党组织组织力。同时,加快省市场监管局直属机关党委及其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对标定位、晋级争星”活动和党员积分制管理,促进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扎实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

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小宁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接续用力,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做好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系统机构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加快提升全省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为此,省市场监管局将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准入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建设全省统一工作平台,实现陕西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二是统筹推进监管执法工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反垄断案件查办力度,强化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三是扎实做好安全质量监管工作,强化药品安全监管,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检,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四是不断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增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五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全系统有效履职、履职到位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以担当彰显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接力把陕西市场监管事业推向前进,努力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提交一份满意答卷,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