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铜川多措并举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聚焦陕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实践

铜川多措并举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0-12-21 16:58 来源: 铜川市政府网站

 成千上万户的市场主体是铜川经济运行的“细胞”。近年来,铜川以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抓手,落实中省“保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为市场主体发展解困纾难。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铜川市切实围绕“六稳”“六保”精准发力,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政策措施,护航实体经济、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经济“细胞”的活力正不断汇聚。

高点谋划,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制定印发了《铜川市市场主体培育倍增计划行动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底,市场主体数量由2017年底的4.5万户翻一番,达到9万户以上的目标任务。在倍增思路上,提出市场主体培育途径,即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产业聚集吸引一批、延长产业链拉动一批、商贸流通发展一批、全域旅游带动一批、乡村振兴发展一批、引人引智催生一批等“十大途径”;将全市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财政金融、减税降费、土地支持等各项优惠政策进行整合,鼓励有意愿的市场主体快速进入市场。实行“全天候无假日”延时执照办理,开通市场主体开办“绿色通道”,实行提前介入、专人负责、现场指导、延时服务等举措。在便民大厅设置注册登记自助办理服务区,配备电脑和打印机,工作人员全程提供政策咨询、资料文书备制、网上申请等帮办服务。

采取措施,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向区县、市级园区景区和市级有关部门下达培育发展指标,将培育发展任务纳入到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开展了进企业、进行业、进集贸市场、进商业综合体、进创业基地等“市场主体培育十进活动”。对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内的柜台或场地租赁经营的从业者,按照明晰经营主体和承担民事行为责任的思路,全部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改变了一个执照管全部的现象。结合脱贫攻坚和开发乡村旅游,为农村有一定规模的种养殖户办理执照,确认其市场主体资格,使个体工商户数量增加。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政策,建成了铜川市创业大街,建设孵化基地40个,完成大唐跨境电子商务国际产业孵化园和大数据产业园、药王大健康产业孵化园的建设。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范围,放宽贷款条件,让创业担保贷款更好地扶持创业者。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对具备条件的现场办理执照,对少数不具备条件的限期整改,通过整治,使无照经营行为得到了遏制,增加了市场主体。

优化环境,让市场主体宽松发展。推行“一网通办”“掌上办”、涉疫事项“加急办”、特殊事项“预约办”等“四项服务”,建立健全“零见面”企业登记工作机制,积极推行个体工商户登记实行“口述办照”,提升市场主体开办的便利度。围绕“证照分离”重点改革任务,制定了10条行动路径,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将改革任务颗粒化。对全市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联合市公安局等部门印发《关于2020年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13条具体措施,通过数据互通、优化税务服务、印章刻制“政府买单”、简化社保登记程序等方式,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仅2020年就为3461户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16633枚,为企业节省成本274余万元。印发《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工作措施》,出台23条具体措施,清理含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内容的文件,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治理能力和政务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松绑解套。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轻微违法行为,拟定免罚清单,为市场主体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水美而鱼肥,土沃则稻香。政府各级部门不断地出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同时企业也在加强自身的“内功”修炼,铜川市场主体日益发展壮大。截至11月底,全市拥有市场主体总量108734户,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23649户,同比增长3.16%,其中新增企业6324户,同比增长90.25%,完成任务的135.53%;其中个转企497户,完成任务的104.41%;新增私营企业6052户,同比增长91.9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