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OA+”让政务服务更高效
来源: 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0-07-01 18:32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以来,延安市富县坚持“精简、统一、高效、阳光、便民”原则,牢固树立“重在便民、贵在服务、旨在办事”的理念,依托覆盖全县的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搭建联通县乡村三级的“OA+”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形成“多点受理,一站审批,精准服务”工作格局,变“多龙治水”为“一网通办”,实现老百姓办事“最多跑一次”,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优化提升县域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一、流程再造夯基础,办事环节更简洁。针对很多事项现行网上办理流程只是对现实情境的模拟、未考虑到互联网电子数据可重复利用的特性,成立工作专班,多次深入相关业务部门和乡镇及社区,与一线工作人员反复讨论,花大力气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各类无谓证明,形成了环节最少、时限最短、资料最简的办理流程图。办理所需的资料、流程、时限等以正式文件印发,在政府门户网站、融媒体公众号等公布,解决了办事流程繁杂,材料标准不一的问题,为“一网通办”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目前,上线154个审批事项和24个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环节核减35%;办理时限减少59%,单一事项办理时限最高压缩了145天;申报资料减少197个,减幅达45%,行政审批效率提升60%以上。
二、统筹规划建体系,群众办事更便捷。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全县12个乡镇、8个社区、2个试点村组设立基层便民服务站,统一建设标准,配齐基础设备,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将群众最关切的养老、医保、市场准入、许可证照办理等事项集中到便民服务站,办事群众只需在任一乡镇、社区、村组便民服务站或县政务服务大厅服务窗口递交申请资料,即可回家等待办理结果,群众和工作人员不需要在县乡来回跑,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一次办”和“不见面审批”,提高了办事效率,有效杜绝“跑断腿、磨破嘴”和“吃拿卡要”现象,让群众真切体会到办事更便捷、服务更贴心。
三、整合资源搭平台,事项办理更快速。依托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建立了覆盖县域的“OA+”政务服务平台,拓展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触角和范围。通过网络办公平台,基层群众可在任何一个“便民服务站”递交申办资料,受理点工作人员将申办资料分类存档并转化为电子材料,通过“OA+”政务服务平台传输至相关办理部门。办理部门根据内部办理程序,通过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流转审批。事项办结后,根据事项类别,通过网络或快递的方式将办理结果送达群众,形成“整体联动、数据互通、高效便捷”的全网通办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平台自2019年8月1日上线运行以来,截至2020年6月底,共受理群众提办事项3250件,办结3243件。
四、全程监控建机制,便民服务更高效。在“OA+”政务服务平台内建立监察系统,实行“亮灯督办、限时办结”制度。对即将到期事项,系统自动向承办单位发出黄灯预警,对超期事项红灯警示。县政务大厅设立办理信息公开显示屏,实时显示事项办理进度,办事群众也可以在政府门户网、“爱富县”APP上查询办理情况,过程更透明、责任更清晰。定期通报各部门单位事项办理情况,对逾期未办的部门单位负责人发函提醒,直至追责问责,倒逼干部转变作风,最大限度杜绝不作为、慢作为的懒政怠政问题,提升政府效能。
五、免费办理降成本,群众办事更舒心。事项就近受理、办理结果快递邮寄,群众不用再跑县城、跑部门,多头跑、来回跑,节省了办事时间。事项审核网上全流程运转,降低了办事成本。事项一次办结,不再影响企业生产、群众生活,大大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六、创新服务转方式,营商环境更优良。以创新审批服务方式为突破点,推行“OA+”政务服务审批改革,让审批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能够办理。同时实行企业落地手续全程代办等便捷高效的服务,极大地优化营商环境,确保项目快速落地。2019年,富县全县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3%。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