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零见面”审批 “点对点”帮扶 “一条龙”服务

——杨凌示范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见成效

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聚焦陕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实践

“零见面”审批 “点对点”帮扶 “一条龙”服务

——杨凌示范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见成效

时间: 2020-04-02 09:07 来源: 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杨凌示范区按照进一步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坚持“零见面”审批,“点对点”帮扶 ,“一条龙”服务, 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下三抓两促进”活动等有力措施,切实把疫情防控和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一、精简审批,推行行政审批全程网办

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往来聚集,杨凌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在窗口安排专人值守,通过电话解答各类办事咨询,预约办理有关事项。大力推行行政审批“网上办、掌上办、零见面、线上申报、即时审核、邮寄送达”措施,实现 “零见面”审批。指导市场主体通过杨凌示范区政务服务网和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网上审批和服务。推行授权办理临柜业务,企业经办人员通过手机APP进行授权操作,工作人员通过生成的授权码登录单位工作台办理相关审核业务,保证企业经办人员不跑路,“零见面”办结相关柜台业务,确保疫情期间政务服务“不打烊”。针对疫情防控急需的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生产经营许可审批,以最快速度全程指导、最大限度容缺受理,尽最大努力满足疫情防控需要。疫情防控期间及时完成了食品经营、药品经营许可、执业药师注册等行政审批事项3项。对陕西三八妇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事项特事特办,及时进行现场踏勘,助力企业快速复工复产。自2月24日开始,杨凌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恢复线下业务,截至3月18日,共受理业务13180件,办结12652件。

二、加强监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环境

杨凌示范区严格落实国家疫情防控期间“保价格、保质量、保供量”重大举措和涉企价费优惠减免政策,全力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加大以口罩等防控物资和粮油菜肉蛋奶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为重点的价格监管和质量抽检,从严从快查处“乱涨价”,查处哄抬疫情防控物资物价案1例,杨凌示范区公安局立案侦办通过网络以贩卖口罩为由进行的诈骗案1例,奔赴广西来宾市进行调查并抓获犯罪嫌疑人,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做好要素保障。

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一条龙”服务。在严格把握复工复产政策的基础上,快速办理农贸市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寄递物流企业、未纳入限额以上统计的商贸行业企业和“五小门店”复工审核手续。加强事前宣传引导,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方案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落实专管人员,持续做好复工复产后监管,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促进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有序进行。

三、优化服务,精准帮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为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的困难,杨凌示范区制定了领导包抓、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一行业一策等精准帮扶机制,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下三抓两促进”活动。每一位县处级干部分别负责联系包抓1个企业,深入生产一线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每一位县处级干部分别负责联系包抓1个重点建设项目,依据项目进展情况,分类指导做好项目前期、开(复)工和有效投资等工作;每一位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分别负责联系2个村组,深入田间地头掌握农业生产基本情况,了解所需所急,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通过“三下”、“三抓”,从而实现防疫情、抓经济“两促进”。

杨凌示范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减免租金、减税降费、缓交社保费用等16条政策扶持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地力度。通过“点对点”帮扶,采取“一企一策、特事特办”,为陕西延长化建工程有限公司等资金紧张企业,及时办理了养老金缓缴手续。积极发挥 “动产抵押”平台作用,支持企业“抵押”融资,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杨凌示范区政务中心引进 “税银e站”,为企业搭建税银部门服务企业发展平台,一季度利用“云税贷”平台为三家企业发放了186.2万元贷款,缓解企业资金困难。截至3月18日,杨凌示范区已开工规上工业企业115户,占规上企业总数98.3%。其中,医药生产、饲料加工、新材料制造、建材、能源(电力、燃气)行业企业复工率100%,食品行业复工率达到96%,涉农装备制造领域复工率达94%。按产值规模统计,杨凌示范区产值过亿元企业已全面复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