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放松 政务服务不打烊 全力以赴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来源: 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0-03-26 10:46
为切实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政务服务工作,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确立了“以实体大厅防控为重点,以不见面审批服务为主导,以实体大厅“一站式”服务提质提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电话咨询预约办”,确保政务服务“不打烊”,以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一、完善网上办事功能,推行不见面审批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是政务服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制定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政务服务工作方案》,及时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政府及部门门户网站、审批局“两微一端”等渠道,向公众发布关于全市各级政务大厅(中心)全面推行“网上政务服务”有关事项的公告,全面公布办事平台的进入方式、可办事项名称、办事程序及电话咨询预约联络方式,引导企业和群众通过“延安政务服务网”和“延安政务服务”APP申请办理有关事项。强化不见面办事咨询力量,调整优化人员配置,分专业、分领域开通热线电话,夯实岗位责任,指定专人值守,及时解答、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审批问题。2月15日,宝塔区人民医院通过电话咨询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业务人员指导其在“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提出申请,经网上审查申报资料和图片、视频查看现场后,5日内办结邮寄发证,审批全程不见面。疫情期间,“电话咨询、线上受理、视频勘验、邮寄发证”实现常态化,92%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市县(市、区)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00个以上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全市政务服务线上办件量大幅增长,降低了疫情防控风险,也有效促进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
二、强化 “一站式”服务,实现更多事项一次办
在对本地疫情科学评估的基础上,3月2日起,延安市各级政务大厅(中心)全面开放办理业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严格管控,强化防护措施,对办事大厅定时消杀,帮助、引导办事群众有序进厅办事。对驻厅工作人员进行岗前体温检测,着重加强个人日常防护和卫生保洁,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进一步强化“一站式”服务,加强帮办、代办、导办工作力量,加快办事速度,提高办事效率,特殊事项实行容缺办理,基本实现进厅申办事项一次性办结。目前延安市县两级2930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三、夯实专班负责制,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审批
为了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长期坚持工作专班负责制,由局长牵头,分管副局长、相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班,对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所有建设项目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挂牌作战,建设项目审批实行即报即审、专班研究,同时,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单位和企业座谈例会,提前介入,点对点指导企业项目报建,落实专人跟踪项目手续办理进展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办事动态,精准施策,协调解决企业在审批环节的诉求。对符合容缺和承诺条件的建设项目,全部按照告知承诺容缺审批管理办法,先行办理、在线发证、事后补正,有效解决了疫情对建设项目开工影响。如2月5日,在办理延安市社会福利院迁建项目可研批复时,项目单位对报建流程和申报资料不熟悉,网上申报多次出现错误,专班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指导和远程视频多次对接,共同查找问题、核对修正数据,顺利完成事项审批,得到了企业和项目单位的高度赞誉。再如2月21日,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实施方案等审批资料不全的情况下,申请办理污水管网铺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审批,考虑到该项目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果断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当日批复办结。宜川水利工程项目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时期急需招标开工,但县城封闭纸质要件传递不便,同样采用容缺受理及时批复,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保障了建设项目如期开工。
四、转变工作方式,推行延迟后补办理
为保证正常生产经营需要,对疫情防控期间各类证照年检、延续、换领等许可事项,由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或电话提出延迟后补承诺,各类许可证件的延续、变更和换发实行延期后补。同时,将相关信息同步推送至行业主管部门,作为事中事后监管依据,不因证件逾期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消除群众和企业顾虑。对因疫情影响导致的企业和个人失信问题,积极会同有关方面进行信用修复,降低因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如延安春生堂大药房药品经营许可在疫情期到期且当事人不便申请办理,业务人员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将其有效期延长至一级响应解除后30日办理,并及时告知市场监管部门,打消企业超期经营的顾虑,确保了药品流通企业正常运营。
五、优化便民服务站点功能,实现就近办理
充分发挥基层政务服务网点功能,倡导群众利用县区、乡镇、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综合性自助服务终端就近办理便民事项。加快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站点和自助服务区建设,将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等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造基层“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将全市1721个“就近办”事项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公布,督促各基层站点整理发布要素齐备、方便好查、易懂好用的办事指南。完善各级政务大厅自助服务区功能,增加自助服务事项和自助服务内容,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目前公安、税务、人社、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登记等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关联密切的高频事项均实现了自助服务,24小时开放,即来即办,就近可办,确保企业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据统计,截止3月17日,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中心)共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148415项,其中市本级28625项,县(市、区)119790项;网上办理14932件,掌上办理15025件,自助办理2230件,预约(就近)办理40562件,大厅现场办理75666件。做到了疫情防控不放松、政务服务不打烊、复工复产有保障。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