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西咸新区“六个一”举措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聚焦陕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实践

西咸新区“六个一”举措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时间: 2020-03-13 18:07 来源: 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西咸新区全面推行“六个一”举措,助力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积极打造营商环境“西咸品牌”。

(一)组建一支队伍,发动干部有所作为。一是在西咸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一办八组”的基础上,及时组建项目复工和企业复产专项组和工作专班,明晰职责,完善机制,推动首批企业项目复工复产。二是按照“一企一人一策一方案”原则,为区内“五上”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配备处级以上干部作为驻企(项目)联络员,结合干部专业特点,对企业实施“点对点”精准帮扶。第一批派出副处级以上干部共263名,2月底前已经全部到位。第二批派出驻企联络员共58名,3月初全部到位。三是通过组建联络员队伍,加强干部与企业联络互动,不仅建立了管委会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更加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

(二)建立一套机制,驻企帮扶落到实处。一是建立由营商办牵头,各专项组分工负责,驻企联络员联动配合的复工复产工作机制。发布《致新区企业的一封信》,进一步提振企业的信心。二是为每名联络员制作信息公示牌,公示职务、联系方式和工作职责等内容,在企业显目位置挂牌。2月底前实现了新区2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36家重点项目的驻企联络员全挂牌,建立联络员24小时回应诉求机制。三是联络员作用有效发挥。联络员通过“点对点”方式帮扶,在督促企业完善防疫措施和应急预案、帮助办理免费核酸检测、防疫政策咨询和奖补措施兑现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区联络员驻企以来,为企业发放防疫补贴710余万元、复工复产员工交通补助320余万元,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共计500余条。

(三)推出一组政策,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一是对新出台的防疫措施和惠企奖补措施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了“西咸新区惠企政策服务包”和二维码,第一时间送到企业,给予复工企业全面政策指引,使企业复产复工有抓手、有途径、有依靠。二是强化政策精准兑现,确保提供的“真金白银”补贴真正用在企业困难和急需的“刀刃上”,实现专项奖补资金发放有理有据。三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补贴发放不过夜、政策兑现不拖延,提升企业对各项惠企政策的认同感和感知度。比如,为降低企业防疫资金负担,对于年产值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值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及其他规上工业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1万元防疫物资补贴。通过对驻企联络员进行专项政策培训,明晰具体标准和细节要求后,驻企联络员在政策下发3天内就实现了区内符合条件企业的全兑现,为新开工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四)转换一个角色,“店小二”上门服务。西咸新区积极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一是结合现有的“店小二”服务体系,将所有驻企联络员确定为企业帮扶企业的“政策服务店小二”,为企业提供“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五星级“店小二”服务,在疫情结束后也将长期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问题的,上报西咸新区管委会总体协调解决。比如,在当前防疫物资紧缺状态下,对于防疫物资储备不足3天的企业,由西咸新区统一调度,统筹分配,区内无一家企业因防控物资不足而影响复工。三是在帮扶的过程中真诚与企业同频共振、共度时艰。各项工作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避免了帮扶工作“盲目跟风”和“自说自话”,严防“形式主义”,禁止要求企业提供各类证明、填报各种报表,主动上门服务和奖补资金,把企业的好口碑当成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五)推广一个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不间断。为应对疫情防控对审批模式提出的新要求,西咸新区在前期政务服务“八办”改革的基础上,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实行“不见面”审批。一是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使用率,加强平台推广。疫情防控期间,西咸新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比例高达99.05%,后台审批人员通过手机服务端,通过“居家办公”等方式,24小时在线服务,确保了“政务大厅关闭,审批服务不停”。二是创新审批方式,推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和电子档案”的“四电”改革。通过申请人在政务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审批人员在线审验核实、发放电子证照的方式,真正实现了“不见面审批”。在专家评审过程中广泛使用“函审+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大大提升办理效率。比如,原本办理时限为20个工作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今年2月,盒马鲜生西安沣东运营中心项目通过西咸新区政务服务平台,不到1天就办理完成。三是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制”,在企业承诺提交信息真实有效的情况下,对审批事项在西咸新区政务服务网上实现“即办”,解决了困扰企业的疫情防控期间办事难的问题。同时采取24小时网上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企业不跑路”。

(六)守住一条红线,坚持特殊时期“有所不为”。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阶段,面临人员返岗、企业复工复产大幅增加双重考验,西咸新区严守政策红线,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一是加强复工复产企业防疫监管,落实企业防疫主体责任和各新城属地监督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开工复工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履行防控工作监督责任,确保所有企业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对企业防疫工作现场指导。定期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企业,组织卫生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对于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反馈,全区通报共性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帮助企业完善防疫体系。三是对于防控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力的复工企业,坚决予以关停,严守防控红线,坚持特殊时期“有所不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