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宝鸡市从五个方面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聚焦陕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实践

宝鸡市从五个方面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 2018-06-13 10:47 来源: 省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宝鸡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核心评价指标,出台《宝鸡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3行动方案》,对营商环境建设提出明确的量化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措施及办法,力争通过3年努力,着力营造五大营商环境。

一是营造开放共赢的投资环境。开展简化企业开办、办理施工许可、接入水电气暖、办理不动产登记、信贷、纳税、跨境贸易及投资便利化和降成本八大行动,采取“五减一优一强化”(即:减事项、减资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优化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确保在2019年底全面实现“3548”审批时速,即:3个工作日办结企业开办事项、5个工作日办结全部类型不动产登记、48个工作日办结中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同时,配套开展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和专项督查两大行动,倒逼县区和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追赶超越的紧迫性和针对性,为“10+3”行动落地生根提供保障。

二是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开展“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和“减证便民”三大行动,健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程监督、限时办结、统一送达”工作机制,2018年底实现市、县、镇三级网上审批和“一网通”办结;全面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力争在2018年底前“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市县两级政府工作部门审批和服务事项的80%以上;印发全市保留和取消的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清单,凡未纳入清单范围的,一律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

三是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构建亲商便商的法治体系,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适时废止、修改不利于市场竞争、不适应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缺位等问题,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建立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公开裁量范围、种类和幅度,严格限定和合理规范裁量权的行使。强化企业经营司法保障,建立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之间案情通报机制,完善纠纷多元、快速化解机制,依法做到快立、快审、快执行,降低诉讼成本。

四是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日常监管与“双随机”监管的有机结合,实现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网络核查多法并举,切实提高监管效能。经常性研判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开展跟踪检查和专项整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依托“信用宝鸡”网站和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实时传递与对接,及时将企业的行政处罚信息向社会公示,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提供服务支撑。强化行政执法监管,利用行政执法监督网络系统,建立行政执法公示、群众投诉举报、执法情况通报等制度,完善信息查询,推进与社会征信系统无缝衔接。

五是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构建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建立警企联防、联建、联治工作机制,摸排消除企业内部治安保卫隐患,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安全有序。构建生态文明的宜居环境,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推进节能减排,在“减量”上下功夫、在“控源”上求实效、在“禁烧”上下硬茬,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加快构建“三横两纵两环”高速公路网,实施宝鸡-坪坎等10个高速公路项目,实现县县通高速,为营商环境改善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构建优质普惠的教育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合理布局中小学和幼儿园,完善就近入学政策,下大力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构建方便优质的医养环境,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有效衔接,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努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