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构建党政大督查格局强化抓落实执行力
来源: 省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7-12-08 16:20
近年来,咸阳市为进一步推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执行和落实,改变督查工作中长期以来存在的机构设置分散、多头督查、各自为政的现象,确保政令畅通,市委、市政府狠抓督查机构改革,整合督查资源,健全督查体制,厘清完善督查职能,着力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创新督查机制,全面提升督查权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咸阳市委成立了抓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纪委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和市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重点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督促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主任兼任。二是整合督查资源。2006年,为了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提高党委、政府决策的执行力,市委、市政府将原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合并,设立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隶属于市委办公室,并将原市政府办的督查人员编制一并划转,加强了督查力量。三是完善督查制度。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深入推进,抓落实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督查室对原有的督查督办制度、方式方法,不断进行调整、修改、补充、完善和创新,先后制定和建立了加强和改进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督促检查工作实施办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注事项专项督查制度、决策事项分解立项制度等26项制度办法,全市督查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厘清督查职能,增强督查工作有效性。一是明确督查职责。党委政府督查室合并后,市编办对督查室职责予以明确,主要承担市委和市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重要文件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及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领导批示件和网民留言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等职能,内设决策督查、专项督办、建议提案办理3个科。二是拓展督查权限。督查室具有协调、调查核实、情况通报、处理问题和约谈等方面权限,对推动工作落实存在突出问题的督促检查对象可适时进行约谈。同时,督查室负责同志列席涉及重要工作部署的市委、市政府会议,随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调研,从而了解市委、市政府决策的工作思路和全盘部署,提高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三是延伸督查职能。进一步延伸督查工作职能,使督促与检查、督办与问责、检查与考核、考核与用人有机结合。督查室不仅承担督促检查的职责,还具有目标责任考核加扣分权,实现“督”有权威,“查”有手段,“考”有依据。
三是创新督查方式,努力增强督查实效。一是坚持集中督查与日常督查相结合。适时组织联合督查行动,每年年中、年末,针对半年和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由督查部门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参与,开展有力度、有声势、有规模的集中督查活动。同时,围绕阶段性重点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好日常督查工作。二是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对涉及基层的工作,深入现场、走进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真督实查,提高督查工作的实效。在明查的基础上,善于沉下去暗查私访,切实掌握实实在在的情况。三是坚持抓督查与提建议相结合。在狠抓督查的同时,认真做好调查研究,特别是对决策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决策实施过程中落实不力的问题、工作中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等,要深入查找原因、分析症结、研究对策、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是创新结果运用,充分发挥督查作用。运用“白黄红”三色督办单督查的方法,将督查工作与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效能监察、组织处理有机结合,对督查事项无进展或进展缓慢的,采取“三色专项督办单”的方式进行督办。一是首次专项催办,向被督办单位发出“白色专项督办单”,以示提醒,并明确整改标准、完成时限等相关要求;二是凡“白色督办单”发出以后,被督办单位无正当理由,对规定时限内仍未完成或结果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督办事项,向被督办单位发出“黄色专项督办单”,以示警告,责令限期整改,并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中扣除0.3分;三是凡“黄色督办单”发出以后,被督办单位无正当理由,仍在规定的时限内,“屡督不动”或无实质性改进、工作敷衍了事且质量较差的,向被督办单位发出“红色专项督办单”,对被督办单位亮红灯,由纪检监察部门对被督办单位实施效能监察,市考核办依此取消该单位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优秀评选资格,同时,由组织部门进行组织处理。
目前,咸阳市“党委统一领导、督查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大督查格局已基本形成,打破了督查部门“单打独斗”或职能部门交叉督查的惯有模式,督查抓落实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工作部署得到了较好落实,2015 年至2016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政务督查工作先进市,网民留言办理工作被人民网连续5年评为全国先进市,2016年被评为网民留言办理工作10周年贡献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近年来,咸阳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