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西乡县“放管服”改革成效初现
来源: 省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7-06-19 16:12
近年来,西乡县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政府“减”权力换取市场“加”活力,“放管服”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放”——下好“先手棋”持续松绑减负
“这么快!西乡速度真是名副其实啊!”拿到崭新的“五证合一”《营业执照》,西乡县中瑞福凯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赵某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道。
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会议精神和省市工作部署,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编制《县级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实行部门行政职权清单管理,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和部门职责调整等情况,取消行政许可19项,合并9项,清理非行政许可事项93项,进一步简政放权,给市场主体“松绑”。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和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工作,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减少到34项,改“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全面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向“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过渡,落实“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启用网上办事大厅系统,颁发“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91份,2户企业通过网上登记注册,将有关项目审批的国土、住建、环保、水利、林业、人防、消防等12个部门单位纳入投资项目在线联审,推动联合审批,减少项目审批办理时限。目前,已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审批项目122个,总投资约40亿元,在线审批数量居全市前列,为投资创业营造了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通过一系列改革,给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激发出了市场活力。2016年,全县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4153户,新增2407户,同比增长7%。
“管”——打响“当头炮”着力清障搭台
“放与管相辅相成,更有效的管就可以更多的放,管得好才能放得活。”该县坚持职权法定、全面彻底原则,围绕“清权、确权、晒权”三个环节对全县31个部门、17个镇(街道)现有行政职权引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逐部、逐条、逐款、逐项、逐句进行审核,累计查阅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800余部(件),相关法条1万多条,出具审核意见6000余条,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公布县镇两级权责事项5144项、公共服务事项199项,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改革,实行相关部门联合监管,避免重复检查、增加企业负担。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开展“扫黄打非”、清源、固边、净网、秋风、护苗五项专项行动。组织县文广文旅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卫生监督所等部门对网吧、印刷出版物市场、文化市场环境卫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检查经营场所165家,行政处罚经营单位6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彰显执法的严肃性。加快建立完善失信惩戒制度,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效能。使市场包容有序、充满活力。
“服”——奏出“和谐曲”扎实服务民生
“电线被货车挂断甩落在地上,十分危险,请迅速解决!”西乡县堰口镇网格员任长兴一边迅速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不要接近,一边拿着手机终端拍照、定位、上传镇指挥中心,镇中心迅速安排电管所工作人员赴现场处理,前后仅6分钟时间将隐患处理到位,高效的服务赢得群众点赞!
该县以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为依托,整合县政务中心、各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及各部门服务平台,借助政府网站、政务中心网站、党建网及各部门、各镇网络渠道,建成镇便民服务中心17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215个,聘请村(社区)网格员410余名,设立县民情直通车指挥中心,通过信息网络和窗口工作人员,处理、反馈各镇上报事项及各类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监督、转办各部门承担的网格事件处理,在各镇依托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镇(街道)民情直通车管理服务站,对村(社区)上传事项进行初步筛选与处置,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在村(社区),设立民情直通车管理服务站,实行网格化管理,聘请专职网格员具体负责网格内居民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构建了新常态下便民服务的新模式。今年以来,已受理各类服务事项131523件,办结131522件,办结率 99.99%,其中提前办结130112件,接受群众评议131522 件次,群众满意率100%。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