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加快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来源: 省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7-04-24 11:29
今年以来,宝鸡市立足早抓早主动、快抓快见效,主动作为,加快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促进了市场秩序公平正义。
一、立足于“快”,以更快的步伐推进工作。一是积极谋划,部署快。“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启动后,宝鸡市早抓快动,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听取多方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印发了规范的随机抽查事项摸底表,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和抽查方式等,使清单制定更具操作性。二是勇于探索,推进快。市编办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和综合实施,成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审核工作组。确定两个抽查事项较多的部门进行试点,针对梳理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提出明确的解决办法,及时反馈其它部门参考,做到口径统一、规范操作。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思路,先后向社会公布了市级和县级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三是分工负责,落实快。按照“全面覆盖、动态调整、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层层把关、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市级各部门在完成 “一单两库一细则”的同时,全面负责本行业本系统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避免县区相关部门因隶属关系不同而造成推诿扯皮、贻误工作等问题,确保形成合力,取得实效。
二、注重于“实”,扎实做好基础工作。一是编制“清单”实。去年,宝鸡市对已公布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列入随机抽查的部门从17个增加到33个,随机抽查事项也增加到211项,其中市场监管事项186项、占涉及市级市场监管事项的96%,其他行政执法事项共25项,实现了全覆盖。二是建立“两库”实。开展“双随机”抽查的关键环节是建立完备的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市编办深入各部门反复衔接沟通,帮助各部门更快、更好地建立本部门数据库,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监管的市场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全部纳入名录库,确保不遗漏,对不在检查范围内的市场主体和检查事项,一律不列入,确保不越位。目前,全市承担随机抽查工作的部门均已按照要求建立了完备的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三是对接“系统”实。建立计算机随机抽查系统是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的必要技术手段,在省级部门随机抽查系统未建成之前,宝鸡市相关部门就探索通过简易的随机抽查程序开展抽查工作,全年开展双随机抽查289次。省级部门“双随机”抽查系统陆续建成后,市级部门主动与对口省级部门积极衔接,对配发的系统进行“两库”录入和测试运用,并依托系统采取随机摇号的方式确定抽查对象和抽查人员,开展随机抽查工作。
三、着眼于“严”,严格检查确保质量。一是落实机制严。建立周报工作机制,各部门每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市审改办每月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各部门加快推进工作。二是跟踪审计严。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纳入市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每季度对各部门抽查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有效促进工作落实。三是专项督查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职能转变协调办抽调工作力量,组成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对“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进行重点督查,确保抽查工作落到实处。
四、致力于“治”,强化措施确保抽查效果。一是“曝光台”揭短亮丑。在新闻媒体上设立“曝光台”,加大对市场乱象的曝光力度,按照“谁抽查、谁公示”的原则,各部门对抽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2016年曝光企业21家。二是“黑名单”惩治失信。推进“诚信宝鸡”建设,落实违法失信“黑名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办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启用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将随机抽查结果纳入市场主体的社会信用记录,让失信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截止去年年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库共计2988户,有力防范了市场经营风险。三是“红黑榜”弘扬正气。市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信息查询平台,食药监、质监、环保等部门按照客观、真实、准确、审慎的原则,重点公布社会关注度高、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环境监测等抽查结果,发布“红黑榜”,使好的企业受到社会广泛支持,让差的企业处处受限,弘扬市场正气,狠刹歪风邪气,有力维护了公平正义的市场秩序。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