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着力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和服务水平
来源: 省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7-02-15 14:42
近年来,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遵循“依法、便民、高效、公开”的原则,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职能,突出做好保留行政审批事项的规范和改进工作,全面提升审批效能,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了更优更好的服务。
一、强化监督管理,推进审批规范公开。一是科学界定进驻事项类型。根据市政府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及时对进驻中心的事项进行调整,将进驻事项分为行政许可事项、政府内部审批事项和其他行政权力事项三大类。二是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制定出台《关于严格执行期限制度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的意见》,明确进驻事项的法定时限、承诺时限,并对进驻事项的办理流程进行新一轮的优化,使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审批效率再次提高。三是强化审批公开。在西安日报专版公布了《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目录(161项)》、《西安市市级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机构一览表(93项)》。截止目前,市级部门保留的221项行政许可事项,有127项进驻市政务中心集中办理,另有94项在各部门办事大厅或办公场所办理。另外,有29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在市政务中心集中办理。四是统一和规范审批事项办事指南。会同市级部门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编制工作,确保每个审批事项的办理依据、申请材料、基本流程、审批时限、收费情况等内容翔实、合法合规。编制了《行政审批事项申请材料示范文本》,收录了161份审批事项的表格、申请等样式及填写说明,方便企业和群众对照填写。
二、创新审批方式,不断提升审批效能。一是规范并联审批行为。将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按照业务关联和审批阶段,分别实行并联,建立动态组合并联审批模式,方便项目单位自主选择需要并联的事项。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实行了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城市配套费减免、户外广告宣传(咨询)活动等三类事项的并联审批,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同时为企业和办事群众节约了大量的资料成本和接待费用。二是开展房地产项目审批专项改革。按照市政府《进一步规范房地产项目审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牵头制定了《西安市房地产项目优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并在全市实施,将房地产项目审批流程整合为用地立项、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明确牵头部门,通过“一窗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统一送达”的方式,实行并联审批,大幅精简审批图章,压缩审批时限,将许多过去企业自己办的事情交由政府办,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企业办事。三是开展重点建设项目审批代办。成立重点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建立“绿色通道”,由专职代办员跟踪协调,及时召开专题研讨会,协商解决实际问题,使列入代办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及时得到审批。先后代办项目123个,办理审批事项603个,代办后,审批效率较正常审批平均提高48%以上。同时,在全市13个区县、176个镇(街道)、3615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干部代办制度,可为群众代为办理行政许可类、证照申领类、缴费报销类、扶助服务类、信息查询类等各类事项。
三、注重指导服务,完善审批基础保障。一是规范完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通过硬件规划指导、软件帮扶、建立示范点带动等方式,推动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市13个区县、8个开发区,以及所有镇(街)全部建立了政务(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建成便民服务站3615个,占96%,全市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根据各区县、开发区政务服务工作完成情况,对区县、开发区政务服务工作实行年度考核,以考核促进政务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每季度对区县政务中心事项办理、代办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促进工作开展,并做好协调指导服务,全面提升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水平。二是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将市级部门的所有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市级政务服务手机APP平台,实现手机终端实时在线查询申报。将13个区县政务中心的1900多项进驻事项纳入手机APP平台,方便企业和群众知晓事项的办理层级和区域、地址。建立了建设项目进驻事项审批信息数据库,全面采集建设项目审批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强对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三是建立重点项目市区两级联动审批机制。依托市和开发区两级政务服务平台,在对市级各部门审批权限情况摸底基础上,根据各开发区审批权限,制定了有差异性的联合服务事项目录和工作流程。在高新区、浐灞生态区、航天基地3个开发区试点实行重点项目市、区两级联动审批,减少项目单位“两头跑”,方便了企业办事,有力推进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秋雨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