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聚焦陕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 工作实践

渭南市整合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效显著

来源: 省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6-12-19 14:25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去年以来,渭南市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整合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去年5月至今,共进场交易项目322个,交易金额65.53亿元,节约资金2.38亿元。
  一是完成进驻,实现集中交易。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与所涉及的5个部门积极衔接、征求意见,确定了五个大类、99个事项进场交易项目,以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对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管理的实施方案》、《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统一进场交易目录》。2015年5月,市级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国有土地挂牌拍卖等项目按照“五个统一”的要求,进驻公共资源交易大厅集中交易,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职能的物理整合。
  二是完善设施,构建统一平台。设置了功能比较完善的电子评标室2间、纸质评标室4间、开标室4间以及配套的电子监察室和电子交易平台,建设了集监控、屏蔽、投影、展示为一体的多媒体开标室,集监控、屏蔽、电子评标、实时打印为一体的评标室。开评标过程中,电子门禁关闭,对开标区、评标区实行隔离,评标室屏蔽器开启,专家活动全封闭,保证评审工作不受干扰。评标专家随机抽取与语音自动通知系统,确保了专家抽取和到场的保密性。音视频监控系统,对交易活动全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实现影像资料长期保存备案。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职责》、《开标室管理制度》等十多项制度并悬挂上墙,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
  三是加强监管,规范交易行为。建立交易信息网上发布系统,实现场内大屏幕和公共资源交易网同步发布,形成交易信息发布范围最大化的新格局;建立评标专家电子抽取系统,实现建设工程招投标电子自动抽取专家和电子语音自动通知评标专家,从选定评标专家到计算机自动拨号、语音通知,均处在绝密状态,有效防止了幕后交易;建立门禁和专家独立评标系统,评标专家需在工作人员刷卡带领下方可进入评标区参与评标,同时采取对专家评标实行“物理隔离”,变声询标答疑,禁止业主等无关人员进入评标区等措施,使评标过程更加客观、公正;建立电子监察音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对所有开标、评标、询标、评标专家抽取、拍卖、谈判等现场进行音视频同步监控,实现交易过程全程监管。

 

责任编辑:秋雨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