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聚焦陕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 工作实践

渭南市扎实推进简政放权“6655”工程

来源: 省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5-11-02 16:29

近年来,渭南市通过构建简政放权“6655”工程,推进工作落实,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经3轮6批次简政放权,市级部门累计下放、取消、转移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171项,激发和调动了社会、市场的活力,较好地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坚持规划引领,变“点上突破”为“整体推进”。该市着眼 “三区合一”的区位叠加优势、对全市简政放权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着力构建简政放权“6张清单、6个信息平台、5项重点改革和5大监管体系”工程,即:梳理亮晒行政审批事项动态、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资金管理、政府权力、政府责任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6张清单;构筑政务中心服务、网上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政务服务热线、政府信息公开和市场主体信用等6个信息平台;抓好建设项目审批、中介组织政社分开、工商注册登记、执法体制、政府职能转移等5项重点改革;完善监管规章制度、社会诚信体系、分工协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5大监管体系。通过全面推行“6655”工程,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变过去的“点上突破”为现在的“整体推进”,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引领作用。

二、坚持三管齐下,变“被动承接”为“主动落实”。一是积极承接落实。积极落实中省取消、下放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中省明确取消的一律取消;中省明确下放的,严格按层级下放到位;中省明确转移给社会力量的,相类似事项且具备承接条件的,一并转移给社会力量。二是强力清权减权。采取集中上门核查、部门自清、核查组初审、政府审定的方法,对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通过广泛征求基层、法人、社会公众、人大代表意见,倒逼部门放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34%。三是优化审批流程。在市级主要媒体公布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指南和流程,包括事项名称、办理人员、联系电话、提供资料、审批时限、监督电话、举报途径等,方便群众办事。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减少预审和前置审批环节,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扩大立等可取和网上审批事项,推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搞好代理帮办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市级一般性审批事项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间缩短了1/3,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了40%。四是加强权力监管。出台了《行政审批事项管理办法》,建立了行政审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把简政放权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评内容,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督检查。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对简政放权工作监督,引导公众、专家、媒体对简政放权工作开展客观评价,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促进简政放权事项在末端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三、推动配套改革,变“一家独唱”为“大家合唱”。一是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入口门槛,变“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简化登记手续,催生了市场主体发育壮大,去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加88.9%。积极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8月14日市级发出了第一张仅载有一个号码的“三证合一”营业执照,9月28日,“一证一码”登记全面实施,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二是强力推动行政收费项目清理。对全市行政收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公布了市级行政性收费清单。目前,正在对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清理,年底前公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三是推动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改革。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全市社会中介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意见》、《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工作方案》、《向社会购买服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分两批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141项,促进了社会组织发展。在加大对社会中介组织扶持发展的同时,认真抓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清理规范工作,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职责,解决中介评估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搞垄断等问题。四是大力推开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市级建成了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公共资源管理“三位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进驻部门58个,涉及审批和服务事项404项,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各县(市、区)普遍建立了“县大厅、镇中心、村代办”三级贯通、无缝对接的便民服务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市交警支队车管所把汽车牌照发放权和驾驶员部分考试项目下放给县上后,仅路途费、住宿费两项,每年为群众节省办事成本3000余万元。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