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炬,使命在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子恒
来源: 省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8-25 22:36
短短一个月的见习时光,仿若盛夏骄阳般炽热而深刻,它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开启了通往服务民生、守护资源第一线的大门。在这段弥足珍贵的时光里,我得以走出象牙塔的庇护,走进真实而生动的社会实践之中,在实践中体悟真知,在点滴中收获成长。同时,这一个月的见习于我而言,更是一次思想淬炼、能力提升、志向坚定的珍贵契机,让我在实践中收获了太多感悟,对政府工作、对自身使命有了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于细微处见真章,淬炼匠心铸就为民底色。这段见习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政府工作“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辩证哲学。在例会上,对于耕地复垦问题的一次次深入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从宏观的政策导向到微观的具体实施细节,每一个观点都凝聚着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午休时刻,同事们仍在忙碌地修订方案,只为让方案更加完善、更具可行性。而那些被反复打磨的公文措辞,更是彰显出“将心比心”的政务智慧。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精心推敲,力求准确、严谨,以确保政策的准确传达和有效执行。特别是在参与厅党组会期间,我见证了部门联动的高效高速与领导审阅文稿时的细致严谨。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信息共享,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而领导们对文稿的审阅,更是细致入微,从内容的逻辑性到格式的规范性,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正是《尚书》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当代诠释。政府工作的精髓,恰在于用专业架设民生桥梁,以温度传递政策力量,在每一个标点符号中沉淀责任重量。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汇聚成了政府工作为民服务的磅礴力量。
于践履中悟初心,躬身实践厚植为民情怀。这段见习经历让我亲眼见证了“政策落地生根”的强大力量。从最初接触的7份数据报表到11次跨部门意见函,我亲历了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的完整闭环。曾经,那些被我认为程式化的文件流转,在实际参与之后,我才明白它们是民生关切的具象化表达。此刻,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承载着土地资源保护、人民权益维护、自然资源安全底线的具体行动指令。每一份报表的背后,都关联着具体的图斑、具体的责任人、具体的整改时限;每一次跨部门意见函的发出与回复,都是打破壁垒、凝聚共识、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力就体现在这些环环相扣、严谨细致的“小事”之中。
于担当中明志向,青春执笔交出为民答卷。这段见习经历让我下定了扎根三秦、服务三农的坚定志向。自然资源管理,尤其是耕地保护,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乡村振兴的基石。见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守护好每一寸耕地、规划好每一片土地、修复好每一处生态,就是在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打牢根基。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子,一名新时代的新农人,投身中国的农业农村建设责无旁贷。我将以此次见习为新的起点,以更谦逊的姿态加强学习,把“诚朴勇毅”的校训融入血脉,大力弘扬扎根三秦、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我将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深耕专业,以“科技之犁”开拓乡村振兴新天地,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用专业知识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农耕画卷,真正践行“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时代使命,为推动陕西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个月的见习虽短,但它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焰,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这份收获与感悟弥足珍贵,将让我受益终生。我将带着这份“滚烫”的成长印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将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见习单位:省自然资源厅)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