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佛坪县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六新”目标,推进乡村振兴。
一、坚持健全机制,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佛坪县认真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县委、县政府坚持每月专题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定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阶段重点工作,把稳乡村振兴的“总航标”。制定出台《佛坪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继续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攻坚精力投入不减、保障措施力度不减、考核监测压力不减。不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出台《佛坪县精准防贫实施方案(试行)》,设立30万元精准防贫基金,建立行业救助、综合救助、专项救助、基金救助等4种渐进救助机制,开展针对性帮扶,实现动态清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立足产业兴旺,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佛坪县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培育“一旅二养三药”(即旅游业;特色养殖、特种养殖;山茱萸、天麻、猪苓等适生中药材)产业帮扶体系。今年以来,下达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备案项目61个1705万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56个1015万元,开工率达93.4%。成立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工作专班,指导各镇(街道)结合村域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产业特点等因素,择优打造乡村振兴试点村,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带动村庄齐头并进,共促发展,探索一条具有佛坪特色的更深层次、更有成效的乡村振兴路径。邀请中国乡建院参与试点村建设规划,开展驻村建设指导,帮助镇村廓清试点村建设思路,力争打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建设示范点,为佛坪新时代“三农”工作发展提供系统性、整体性的实施方案。
三、突出生态引领,增添全域旅游“新活力”
佛坪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丰富完善旅游业态供给,优化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着力构建“一心一带四区”发展布局,形成“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出台鼓励民宿产业发展、服务业提升政策,贝壳山居等精品民宿正式对外营业。成功举办“茱萸花海踏春游”“古道明珠杯”烹饪技能大赛等旅游宣传活动,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19.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0万元,分别增长93.29%、94.44%。
四、加强环境整治,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施道路硬化、饮水净化、村庄绿化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持续深化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大力整治农村污水乱排乱放问题,稳步实施农村厕所改造,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有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全县共完成改厕7192户,卫生厕所改厕率达93.73%,村庄面貌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河道巡查监管,从严打击乱采乱挖、污染水系和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等行为。2020年,全县成功创建2个国家卫生镇。
五、推进移风易俗,激活群众内生“新动力”
结合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深化镇村文明建设,推动文明风尚入农家活动,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深入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乡贤议事、红白理事等活动,充分发挥“一约一团五会”树新风、“三治融合”助振兴作用。开展“环境整治齐努力,爱护家园共参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爱心超市”“孝德基金”“巾帼美家超市”运行制度,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实现用积分改变习惯、用劳动改变生活、共建美好乡村的目标。今年初,全县各级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回村回访”活动,进行政策宣讲107场、技能培训20次,集中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挖掘报道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典型,“养兔大王脱贫记”“农家乐里欢乐多”“吴彦君的甜蜜事业”等脱贫明星事迹,在陕西新闻联播播出。
六、强化政策保障,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延续脱贫攻坚期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人才百万计划”,引进各类紧缺人才近430余名,与江苏南通崇川区签订了《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互派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学习。整合人才资源优势,成立了47人的县级人才专家服务团,组建了72人的产业扶贫“110”技术服务队,助力群众增收,实现了44个村产业实用技术服务全覆盖。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和村“两委”干部队伍结构,高质量完成了45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今年初,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各镇(街道)负责人和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到甘肃陇南康县、四川广元曾家山学习考察乡村振兴和康养旅游工作。在杨凌示范区工委党校举办了为期5天的新任村(社区)“一肩挑”干部素能提升培训班,及时给新任村(社区)“一肩挑”干部上了“任前第一课”,激励各级干部在新征程、新起点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