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倾注真情抓帮扶 聚力打好攻坚战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0-24 11:35
平利县是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现有贫困村7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8个),贫困人口44811人,贫困发生率22.4%。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大力弘扬“三苦三真”精神,凝心聚力、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深入开展。
一、压实“三个责任”促攻坚。坚持“县抓推进、镇抓落实、村抓实施”,分级夯实工作责任,实行绩效挂钩,强化督查考核。一是明确主抓责任。认真落实县级领导“三个一”责任制,33名县领导每人联系一个镇、主抓一个贫困村、负责一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年度考核与镇村脱贫成效挂钩,以上率下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细化主体责任。细化镇和县级部门脱贫攻坚任务,保证部门一半以上、镇三分之二以上干部力量投入脱贫攻坚,实行镇和部门“一把手”脱贫攻坚绩效积分管理。三是夯实主战责任。在79个贫困村成立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822名驻村队员人人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子,每周“五天四夜”吃住在村、战斗在岗。
二、推行“三个覆盖”聚合力。坚持动员社会力量,强化保障,严格管理,凝聚工作合力。一是行政村帮扶全覆盖。在落实部门帮扶基础上,调整充实58个二级单位包联非贫困村,组织60家工商企业、191家市场经营主体参与脱贫攻坚,实现所有行政村都有单位帮扶,贫困户都有干部包帮和市场主体带动。二是驻村保障全覆盖。出台《驻村工作队工作保障和组织管理实施细则》,按照有集中办伙点、有固定住宿点、有生活必需品、有固定办公场所、有基本办公设施、有意外伤害险的“六有”标准,切实解决帮扶干部的后顾之忧,确保能“蹲得住、干得好”。三是电子考勤全覆盖。强化扶贫领域作风治理,全面推行电子考勤,常态明察暗访,定期通报情况,保证“四支队伍”全员在岗,集中精力抓帮扶。
三、实行“三色管理”提质量。全面推行“红黄绿”清单管理,补短板、强弱项。一是对标排查到户。围绕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逐户逐项对标查验,达标的用“绿色”标注,有差距的用“黄色”标注,存在突出短板的用“红色”标注,建立“红黄绿”清单台账。二是精准整改到户。对尚未达标项,逐项落实整改责任和时限要求,“红色”标注项由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牵头跟踪落实,“黄色”标注项由驻村工作队队长牵头整改,“绿色”标注项由帮扶干部负责巩固成效。三是动态跟进到户。驻村工作队每天汇总、每周研判,修正信息并进行公示,强化干部责任心和紧迫感,倒逼整改落实。对达到脱贫退出标准的贫困户,逐户签订“三书”:即脱贫退出告知书、脱贫不脱政策承诺书、脱贫退出满意度确认书,确保帮扶精准、退出精准、群众满意。
四、践行“三苦三真”求实效。坚持作风攻坚助推脱贫攻坚,推动形成领导苦抓真抓、干部苦帮真帮、群众苦干真干的生动局面。一是领导苦抓真抓。县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包抓1个深度贫困村、3个一般贫困村、9户贫困户,带头解剖麻雀。县级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每月到村4次以上,一线调研、一线督战、一线帮扶,并将到村入户情况定期在县政府网站通报。二是干部苦帮真帮。所有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亲交友,坚持不脱贫不脱钩,驻村队员全部吃住在村,用心用情抓帮扶,赢得群众点赞,涌现出了一大批结对帮扶先进典型。三是群众苦干真干。坚持扶贫先扶志,全面推行民风积分“爱心超市”,深挖选培脱贫典型,大张旗鼓表彰奖励一批“自强标兵”和“苦干脱贫光荣户”,教育感化群众苦干真干,让贫困群众脱贫有标杆、致富有榜样,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