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20>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经验做法

汉中佛坪:产业主导多元增收 走出脱贫新路径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0-23 17:08

汉中佛坪县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发挥产业的主导作用,在全县44个村中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注重发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保障作用,通过种养殖、就业、旅游等多元化渠道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率先在陕西省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在佛坪县西岔河镇耖家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食用菌基地内,贫困户蒋兴艳正忙着采摘香菇。几年前,蒋兴艳的丈夫遭遇重大车祸,高额的治疗费用导致家庭贫困。在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后,她被安排到家门口的食用菌基地内务工。此外,还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里入了股。

佛坪县西岔河镇耖家庄村村民蒋兴艳:“入了1万块钱的股,到时候我们分红要分3000多元,我们把农活干完,在这里来摘香菇,大概每年能挣个八千多元。”

这里的食用菌基地,不但建有标准化的大棚,进行精细化的科学管理,同时还建设了冷库,以便对采摘好的香菇进行冷藏保鲜。

佛坪县西岔河镇耖家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方先安:“能把香菇库存起来,我们根据市场行情,在行情最好的时候把香菇卖了,能够给贫困户分好红。”

贫困户们正在努力脱贫,已经脱贫的村民们也没有闲着。在位于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的山茱萸基地内,今年7月刚刚脱贫的村民李东双同样忙个不停。看着枝头红艳艳的果实,李东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李东双家有400棵山茱萸树,他家今年光山茱萸一项就能收入2万元左右。

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李东双:“另外加入合作社打工,一年能挣一万多块钱。总的算下来就是三万五六。现在虽然脱贫了,今后还要自己努力,奔小康。”

如何帮助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脱贫?佛坪县以产业脱贫为抓手,创新开辟多元增收脱贫新路径,全县44个村均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社,35个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累计发放借款3645万元。初步形成了以山茱萸、猪苓、天麻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以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以冷水鱼、土蜂、林麝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产业。同时通过一系列技能培训、就业培训、主题教育等帮扶活动,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佛坪县县长冯永清:“下一步,我们一个要在发展产业促进创业就业上下功夫。持续提升‘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N’的产业模式,促进更多脱贫户实现就业创业,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