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加减乘除”法 答好就业扶贫题
——汉中就业扶贫助推贫困劳动力快速稳定脱贫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09-28 10:02
汉中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现有贫困劳动力16.3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48.3%。去年以来,该市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最直接、最快捷、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扶贫措施,打出“公益岗位、社区工厂、示范基地、劳务协作、技能培训、专项招聘、创业带动”“七个一批”组合拳,巧用“加减乘除”法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9.14万贫困劳动力转化成创造财富的生产力,苏陕劳务协作现场会暨全省就业工作推进会在汉中成功召开,“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连锁效应正不断放大。
一、突出就地就近,做好岗位开发“加法”
让走不出去的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是就业扶贫工作的最重要导向。汉中市坚持公益岗位、社区工厂、示范基地“三位一体”安置模式,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近5万人。一是聚焦公益岗位“挖潜”。按照“机关单位腾空岗、整合资源建专岗、因地制宜设特岗”的思路,将全市聘用到期的全部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524人;整合部门行业就业资源,开发家庭签约医生、环卫保洁、生态护林、道路养护等扶贫专岗7533个;突出灵活上岗特点,在贫困户家门口开发“小时工”等公益服务特设岗位3451个。截止今年5月底,全市1.15万贫困户走上公益性岗位,每人年均增收8000元,“就业小岗位,撬动大扶贫”的做法在去年杨凌农高会全国首届脱贫攻坚论坛上介绍经验。二是引进扶贫工厂“扩容”。大力推广通汉协作扶贫工厂模式,积极引进服装制造、电子元件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对本地已有或新建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按就业扶贫政策予以补贴。全市目前共建成扶贫工厂和扶贫车间97个,其中南通企业来汉建设10个,拉动就业过万人,吸纳贫困劳动力3100余人。三是创建示范基地(镇)“带动”。积极引导当地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龙头大户吸纳贫困户就业,全市建立示范基地160家,示范镇54个,挖掘就业岗位3万余个,一大批贫困户通过示范基地实现“入园打工挣薪金、流转土地赚租金、入社分红赚股金”等多渠道增收致富。
二、依托通汉协作,做好劳务输出“减法”
有针对性的组织好劳务输出是就业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抢抓通汉协作宝贵机遇,深入摸排全市贫困劳动力结构和就业意愿,赴南通精选311家企业5万余个岗位信息,1.12万人达成就业意向,送往南通企业就业4762人。依托与南通联合建设的11个订单定向培训基地,培训3700人,直送南通就业2840人。针对偏远地区就业信息不畅等问题,略阳、镇巴等深度贫困县利用春节、国庆等返乡高峰,组建多只小分队深入镇村,举行专场招聘、入户当面动员。略阳县今年春节后一次性向南通输出劳动力600余人。另一方面,精心培育“秦巴茶艺、汉中家政、南郑藤编、巴山巧娘、城固技工”等特色劳务品牌,以响亮的品牌引领劳动者增收致富。如以“秦巴茶艺”品牌为依托,汉中茶叶职业技术学校被认定为省级大师工作室,累计培训技术人员2.3万人次,人均年收入逾3万元。再一方面,大力推进技能培训进农村、进田间、进企业,采取“理论+实践”、“课堂+操作”方式开展培训693期,累计培训5.4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9万人,2.1万人经过培训走上就业岗位。坚持“信息送到户、人员送到岗”的原则,对定向劳务输出人员开通“就业直通车”服务,统一组织体检、缴纳“五险一金”、安排专车送行,贫困劳动力实现“零成本”外出打工,全市累计转移贫困劳动力5万人。
三、强化创业扶持,做好以创促就“乘法”
倍增效应是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最大特点。汉中市坚持“引导一人创业、带动一群就业”工作理念,以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能人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为重点,全面启动创业培训“千人计划”,通过“培训+创业”模式,今后三年每年在每个贫困村培养1至2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市累计培养1000-2000名,辐射带动1万人就业脱贫。对有意愿且具备创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优先安排培训、优先享受贷款、优先进入基地。去年以来,全市累计扶持创业3800人,建立创业孵化基地36个,举办创新创业大赛12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亿元,带动贫困户就业7520人。汉台区聘任35名专家成立创业专家指导团,采取“门诊式”、“讲座式”和“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服务,目前已有40余名贫困劳动者实现创业心愿。南郑区举办首届“汉中面皮大赛”,为获奖企业营造广阔发展空间。勉县成立“沔水摆渡人”创客沙龙,为企业出主意、解难题、搭平台,吸引350余名创业者竞相参与。
四、助力人才返乡,做好标本兼治“除法”
促进人才返乡,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是祛除贫困的治本之策。一方面大力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汉中市出台“鼓励汉商回归十条优惠政策”,动员成功人士回归故里投资创业,助推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快速增收。留坝县先后出台6大类50余条支持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明确支持对象、发展领域和方向,成立留坝务工创业者协会,协助返乡创业人员解决融资、用地、服务等难题。城固县借助乡村振兴战略驱动“春风”,动员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示范引领作用,培育返乡创业主体,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快速增收致富。一方面积极服务贫困大学生回乡就业。汉中市按照“面向基层、扎根基层”原则,制定从贫困户大学毕业生定向招聘基层事业单位人员方案,对全市3082名贫困户大学生情况和基层事业单位缺编情况进行摸底,从中定向招聘341人到乡镇(街道办)事业单位岗位,46人到特岗教师岗位。汉中市计划从现在到2020年每年拿出招聘计划的10%定向招录贫困家庭大学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力促就业扶贫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双推进”。汉台区出台《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暂行办法》,明确以调动、招录等“刚性引进”和以定期服务、兼职、技术合作、入股等“柔性引进”两种人才引进方式,全力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依托汉江产业园区创业平台,帮助20家企业引进150多名经济管理人才,在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便就业。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