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20>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太白:用双手摘掉 “穷帽子”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7-18 10:34

仲夏时节,在太白县的各个村子里,随处可见贫困群众拼搏奋斗的身影。

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好政策,移民搬迁、发展产业……给贫困群众创造了脱贫致富的良好条件。太白县的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着党和政府的关心。

太白河镇兴隆村的陈英贵,2011年因意外事故导致左手残疾,从此家里陷入了困境。2012年村委会将他家确定为低保户时,妻子邢朝英说什么也不同意:“我有手,我能把日子过好,把低保户的名额让给其他人吧。”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陈英贵和邢朝英养蜂、养猪,种植中药材。2017年,夫妻两人分别被太白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典型”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鹦鸽镇寺院村的杨玉前,一边照顾患有残疾的母亲,一边供养着3个子女上大学。他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但从未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寻求脱贫致富的门路。2016年,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杨玉前建了一个小型肉牛养殖场,名为“奔腾养殖场”,意思是奔向美好幸福新生活。3年来,杨玉前和妻子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将养殖场经营得蒸蒸日上。

咀头镇上白云村的李玉军,2017年同村里的贫困群众建立合作社一起种植松茸。没想到一阵大风毁坏了80多座大棚,让之前的努力付诸流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李玉军没打退堂鼓,而是努力调动其他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踊跃参与抢险自救。正是凭借着这股坚持不懈的劲头,李玉军不仅让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还提高了其他贫困户的生活水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党和政府的带动下,太白县的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摘掉了“穷帽子”,实现了致富梦想。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