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爱心超市”带出新民风

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20>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合力攻坚>社会扶贫

“爱心超市”带出新民风

时间: 2018-11-26 09:54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村里的‘爱心超市’真是方便,只要我们勤劳肯干、思想上进就能获得积分,拿着积分卡来兑换就能得到所需的日常用品,真是太好了!”11月13日,在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金星村“爱心超市”,村民刘建国正在用积分兑换物品。在这个30平方米的小超市里,米面油盐酱醋茶、脸盆牙膏牙刷……商品琳琅满目。特殊的是,这间超市里的东西不用付钱,而是用积分来兑换。

  “‘爱心超市’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物资种类不少于15类,做到有标识牌、有房子、有货架、有物品、有制度、有台账、有标价、有专人管理。”汉阴县委统战部部长冯尚生介绍,“通过‘爱心超市’可以引导群众用双手挣取积分,积分兑换的商品既是一种物质上的帮扶,也是精神上的鼓励。”

  2017年,安康市全面推行“积分改变陋习、勤劳改善生活、环境提振精神、全民共建乡村”的民风积分“爱心超市”建设。“爱心超市”的建设资金由同级财政铺底子,后期运行采取政府出资购买一点、帮扶单位支援一点、企业老板捐献一点、社区居民捐赠一点的方式。

  为加强“爱心超市”的管理,安康市建立“爱心超市”管理制度、捐赠物品保管制度,明确物品的发放对象、发放方式,确保“爱心超市”发挥作用。在汉阴县漩涡镇金星村“爱心超市”里,记者见到,该超市设有管理员和监督员各一名,管理员负责积分卡的管理、发放和登记以及台账的填写、记录,监督员负责定期对积分情况和物品出入库情况张榜公示,检查物品质量,确保物品安全。

  以表现换取积分,到“爱心超市”以积分换取商品,积分激励机制让大家改掉“不劳而获等帮扶”的坏习惯,也调动了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实现由简单“输血”向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转变。

  汉滨区五里镇王山村的贫困群众王开平,过去一直不参加村里的集体活动,也不注重家庭环境卫生清洁,脱贫积极性不高。自从村里建成“爱心超市”后,他竟然主动打扫卫生,集体活动中也总能见到他的身影。“通过赚取积分来兑换商品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在村里也能抬起头了。”王开平说,如今他正积极谋划发展脱贫产业。

  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是个贫困村,该村将党的建设、新民风和基层治理共3类9项内容纳入积分类别,单项奖励从25分到200分不等。今年第二季度,该村青年肖成波带领贫困群众创立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产出的有机大米畅销省内外,通过群众评议,给予他55分积分,成为该村一次获得单项积分最高的人。肖成波高兴地说:“积分是对个人的肯定,我还要继续努力,为村里多出力。”

  安康市将“爱心超市”与精准扶贫、村风民风建设、环境卫生等村内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带动产业发展、崇尚精神文明、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村民积分,激发群众的昂扬斗志,点燃自力更生的拼搏热情,让小超市兑出大民风。

  截至目前,安康市建成并投入运行“爱心超市”1065个,在贫困村实现全覆盖,累计兑换物品2500批次,受益贫困群众22万余人。借助“爱心超市”这一激励机制,安康市为推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效、创建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等工作打牢了基础,群众生活幸福度和满足感不断提升,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正在不断形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