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温暖
省农业农村厅 朱 燕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9-03-07 07:23
大年初三,惺忪睡醒后,一缕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惬意又舒适。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想回老家转转,找上一位能做家乡菜的阿姨,尝尝家乡的味道。于是约了两个朋友,走起。阳光透过云层,白茫茫的山川大地,折射出银色的光芒,久居高楼环绕的城市,面对这广阔的原野,深深地呼吸着带有一丝凉意的新鲜空气。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春,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路向南,八个小时后我们到了中江。集市热闹非凡,喧嚣吵杂,街道上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边的摊点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类农副产品应有尽有,绿油油的青菜,白里透青的萝卜,水灵灵的芹菜,红润润的番茄,绿衣带刺的黄瓜,好一个热闹的集市!走进村庄,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一副火红的春联映入眼帘--“春色满神州山青水秀,党恩昭夏甸物阜年丰”。寻迹而入,刚迈入正门,四个漂亮的小姑娘飞一般地从屋里出来迎接我们,朋友赶紧发了压岁钱,孩子们连声祝福着新年快乐。这是一个简朴的家庭,但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刚坐下,孩子们有的拿苹果、有的拿干果、有的端来茶水,有的跑来告诉我这里的wifi和密码,小主人们礼貌而热情。炊烟袅袅,不多时,一桌热气腾腾丰盛而诱人的晚餐便上桌了。看着这一道道饱含童年记忆的农家菜肴,望着这淳朴厚道祥和欢乐的一家人,刹那间,心中涌出一种久违的“暖”。我的食欲好久没有这么好过了,小酌微醺,闲聊中得知,这一家人平日里都在外打工,孩子们留守读书,一年中难得在一起,只有过年才能团聚到一起。大家抢着你一言我一语,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睦而幸福。我们要离开的时候,主人家再三要给我们带上腊肉等农村特产,夫妻俩一直送我们到村口。
车继续行进在蜿蜒的山路上,那家人留恋不舍的眼神把我的思绪引向了一年前……在柞水山区扶贫的一户家人。那是烟雨蒙蒙的一天,翻爬了近三小时的崎岖山路,走访了30多家贫困户,最后一站,第一书记把我们带到了半山腰的一户人家,老父亲是肝癌晚期,儿子是忧郁症,家里生计仅靠母亲年迈的双手来维持。院子里收拾的干净整洁,院旁开满了山花,充满希望。老人告诉我们:他身体好的时候,靠打点工,每天能赚60元,国家政策好,医疗费能报销一部分,生活还算满足。说完,那蜡黄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那时那刻,我的心里阵阵酸楚,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却也把生活过的如此有滋有味,自在美丽。家里的儿子49岁,身高1.8米左右,总是拉着母亲的手喃喃自语说:“吃蛋蛋,吃蛋蛋” 。母亲赶忙给我解释说:“他这是让我吃饭呢!”我说“我要吃肉肉,不吃蛋蛋”。儿子说:“没有肉肉,只有蛋蛋,还有蜜蜜”。说着他的手指向家里的后院。于是,我急忙到后院一探究竟,原来有一个工人正在做蜂箱,这家母亲赶过来告诉我们,这里山花多,适合养蜂,家里一年能收入一万多呢,这样日子就会比原来更好过了。她告诉我,国家政策好,党的领导好,他们现在一家人很幸福,没有什么困难!我仔细端详这位母亲,60岁的女人,长长的辫子,显得那样的“美丽”。她拿着家里仅有的几盒牛奶热情招呼我喝,客气之余,那盒牛奶在我手上不知不觉竟捂热了也没有舍得喝,只是想让这种温暖留得久一会儿,再久一会儿……
思绪再次回到前行的路上,年的温暖更加强烈的涌上心头,这温暖来自一个个走向富裕的家庭,一个个更加美丽的村庄。面对如此质朴的“亲人”,我深深感受到我们“三农”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