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之“见”与“闻”
西安石油大学见习学生 郝静静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9-03-07 07:22
除夕将至,看到了异乡的年味,感受着春运的拥挤,满怀着对家乡蜕变的期许和浓浓的思亲之情,挤上了通往家乡的绿皮火车。在疾驰而过的车厢里,淡淡的乡愁油然而生,脑海里这座城市也因为我的记忆而鲜活起来。
两个小时的车程便出了站台,父亲早就侯在外面,见到父亲时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迅速地帮我拿行李,让我上车。在路上,父亲指着外面宽平的路和挂有很多彩灯的高楼说:“不比你们大城市差吧,你就半年没回来,变化大吧?”
回想以前上学每天要走那条小路的情景,我惊叹道:“那不是我之前上小学的小路吗?之前连车都不通,每次上学要步行,那么窄,现在可真是大变样了!”父亲笑着说道:“那边的小房子现在都拆了开发成楼盘,房价上涨得可真厉害,我们家也抢了一套。等你下次回来啊,就可以盖好了。”我心里想到,之前给父母说西安房价都不以为然,现在也知道“早做打算”了。
回到家里,我原以为家里的气氛会很凝重,爷爷前几天刚做了胆结石手术,住了好几天医院。结果,我刚回家爷爷奶奶就下床了,奶奶说:“现在的科技可是越来越好了,你爷住的那家医院,不仅根除了他反复发烧的病症,而且做的手术是很先进的微创手术,手术几天后就恢复得差不多了,你看现在精神的。”我笑了笑看着爷爷,爷爷又说:“我2005年做手术那会,真的是动刀子,把我疼的呀。现在我们小城市看病都有保障了,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医院都能看,得了病也就不用愁了”。我打趣道:“爷爷生了病还这么开心?”
爸爸在一旁说道:“现在的病房实行无人陪护制,你爷在医院会有专业的护士进行陪护,我们在家也不用操心;刚开始还有点担心,后来看你爷恢复得很快也就放心了,据说是引进了国外的护理理念。你爷本来看病加手术共花了2万多元,报销了80%,现在社会越来越好,看病让人省心还省钱。”奶奶听了拉着我的手说:“前一阵给我们家里每个人都交了农村合作医疗,这样大家老了看病也有保障,去年我做了眼科手术,也报销了60%。”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我担心的凝重的气氛完全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人对国家医疗行业的信任和对政府工作的肯定,还有对社会发展的期许。
知道我寒假在省文物局实习,爸爸强烈要求我去“中国青铜器博物馆”转转。我心想,爸爸你这是骗我没去过呢,明明是“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怎么还叫“中国博物馆”呢,难不成爸爸想让我去北京?带着疑惑,我一大早就出发了,等到一辆15路公交车,车里面干净卫生,也许是路平的缘故,车开得平稳。坐在窗边望着窗外,映入眼帘的都是林立的住宅区和很有设计感的办公大厦,宽平的路两边是很多树和绿化带。
很快就到了博物馆,发现它真的更名为“中国青铜器博物馆”。领票进入馆中,发现它当之无愧为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不禁想起了“周风秦韵,青铜吉金”这句描述。这里收集了宝鸡地区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金器等,展示了周族兴起、古公迁岐、武王灭商、分封诸侯、周公礼制、秦君游猎、穆公称霸等一系列重大史实,再现了周秦王朝的变迁,使人们认识到青铜文化魂之所在,看到周秦文明对华夏五千年所做的巨大贡献。在这我感受到了周秦文明的发展以及它对华夏文明做出的贡献,看到了国宝级别的青铜器并领略到了青铜器文化的精髓。馆内的设计异常的详细和人性化,我一个“历史白痴”都不禁对这段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
出了博物馆,一路上都是熟悉的西府小吃。我边吃边走上一座文化廊桥。桥下是渭水,桥上栏杆上雕刻着一些历史的痕迹,细细品味,宝鸡的历史不禁让我唏嘘。到了夜晚,俯瞰整座城市的夜景,看到桥下渭水缓缓流淌,我被这城市的美景折服,站立了很久,才坐车回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看到家乡发生的改变,听到父母亲人对这些变化的描述,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国家发展的迅速。渐渐的“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得到解决,民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路越来越宽了,建筑越来越高了,城市越来越美了,文化建设也跟了上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