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坐在家里看陕西

省文物局 庞 博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9-02-25 14:36

横亘川陕的秦岭再不是“蜀道难”,高铁动车、高速自驾的多样性出行选择和电话、视频的联络便捷,使我对远方老爸的惦念不再深藏心底,载着浓浓乡情和思念的列车时常奔驰在无羁无绊的睡梦里,早早将对家乡的向往装进出发的行囊——陪老爸过年成为父子之情的最好表达和诠释。

晚饭后想陪老爸在县城寂静的地方散步聊天,他说这个点不行,每天晚上都要看“陕西新闻联播”。我疑惑不解,快80岁的老头还关心大老远的陕西?等老爸看完电视父子俩方才沿着小溪河堤走去,话题便从看电视新闻聊起。

老爸虽然常在田间地头少读书报,但从小习惯听喇叭、看川戏。自从儿子在陕西当兵后,喜欢从电视上看陕西新闻,日久生情,坐在家里看陕西成为习惯。“你哥俩都在陕西,老子的心在儿子那里。”还是头回知道老爸爱看陕西新闻的原由,“你们都是搞宣传的,我当然要看新闻了,说不定还能从电视里看到你们。”那就听听这位资深农村基层干部对陕西的看法和想法。

“爸,最近您看陕西新闻最关心的是啥子?”我试着引出他的话题。“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特别是交通的变化……”没想到老爸脱口而出,“‘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在你们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后,电视台每晚都报道,图片、数据和观众反映都能感受到陕西各方面的变化很大……”“过去到趟陕西有多难呀!一天一夜倒腾好几种车,现在从老家随便选择开车、高铁、飞机就能到西安了。”看来老爸确实把陕西装在心上了。

“目前,陕西公路总里程17万多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5000多公里,居全国前列,通达98个县区和22个出省通道,高速公路贯穿秦岭、连通陕北陕南,14条高速公路跨省通江达海,高铁、机场在全国具有重要位置且运力稳居全国前列……”顺着老爸的思路我用数据作了补充。

“的确,陕西的交通、绿化和文物保护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有意挑些老爸比较熟悉和有兴趣的话题,“比如,陕西文物保护的政府投入从改革开放初期每年不到100万元,增加到如今过了10亿元,同时仅兵马俑去年的门票收入就超过10亿元,这些资金使全省各地的大批珍贵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去年,我去看了韩城的古城和庙宇、陕北的黄帝陵和枣园,你们的文物工作确实做得好。”老爸用“眼见为实”赞同了这种变化。

“您对陕西变化较大的还有哪些印象?”我想让老爸再谈点对陕西其它方面的感受。“还有就是陕西森林绿化变化太大了。过去老听说黄土高坡,总觉得风大、灰多、土重,缺水少树。现在往延安方向的路上满山遍野都是树、都是绿;从秦岭哪条沟进去都是水、都是树,你们在西安周末爬秦岭好安逸!”老爸这一说便想起2018年国庆期间,我专门带他去过心仪已久的延安和秦岭,一路上也是感叹不断。

老爸是庄稼老把式,经营买卖的好手,再想听听他对陕西发展有哪些建议。“说实话,川陕只隔秦岭,陕西许多资源不比四川差,但利用不到位,开发粗糙。”老爸还真有自己的思考,“秦岭生态、旅游、宗教资源和农林产业资源都可开发。”老爸三句不离老农本行,他觉得陕西农林业具有地域多样性,又有西北农林科大、杨凌示范区和农高会,应该发挥地域、人才优势带动关中地区农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老爸多次去过陕南城固侄女家和儿子、侄子在关中三原、武功、临潼等地部队附近的农村,看到当地主产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多年来种植方式没有大变化。他认为应该根据陕北、关中、陕南地域和气候特点,陕南侧重水稻、油菜和生态农业,关中扶持小麦、玉米和畜牧业,陕北发挥坡地、沙地、滩地特点发展城里人喜欢的粗杂粮和陕北大枣……

知道老爸的喜好,有时间便陪着他看“陕西新闻联播”。他喜欢与我一起看,我边看边解说,介绍陕西情况、揭秘电视制作,还告诉他哪位记者我认识。有了我的陪伴,老爸看陕西电视新闻的兴趣更浓了。

回来后给自己立了个规矩,不能在晚上六点多钟给老爸打电话,让他晚年有喜欢做的事情,电视的光影里有他对儿子的牵肠挂肚和陕西的浓厚情怀。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