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省农业厅 郭 倩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03-26 15:20

2018年春节前夕,又回到了熟悉的小镇--华山。从小在山脚下长大的我,见证了这座小镇一点一滴的改变,而不变的依旧是山的高大巍峨。

家乡有大年初一逛庙会的习俗。今年,无不意外的,我也去赶了一趟庙会。这天,只见乡党们穿着崭新的衣裳个个喜笑颜开,近处的三三两两的走着,远点的开着摩托车、小轿车。

刚来到十字路口,便被眼前这人头攒动的人流给吓了一跳。只见路口向南通往玉泉院的主街已被挤个水泄不通,其他三条路也已见缝插针的停满了车辆。正在我思忖着要不要打道回府时,身体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挪了一小步。既然这样,索性随波逐流吧。

这条主干道很早便是爬山游客的必经之地,街道两旁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商店和饭馆,十几年如一日,毫无新意。就在我艰难的挪着步子时,却惊奇的发现街道旁竟生出了西式快餐店,门面装潢时尚的传统餐馆也比比皆是。不由得让人感慨小镇的生意人们也在积极改变创新,迎合游客的喜好。

庙会上最热闹的还是那些传统的小吃摊位,凉粉、肉夹馍、醪糟等更是供不应求。你会发现很多摊位和商铺前悬挂或张贴着红红绿绿的卡片,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收款二维码。一些老人早早地便来到了玉泉院里上香祈福,祈求子女在外打工可以平平安安,孙子孙女健健康康。

逛庙会时,听家乡的朋友说,村里很多人买了车,翻新了老房,县城里又开了家大型超市,还有了电影院、酒吧、咖啡馆,又新建了一座公园......我想,既然家乡的生活条件有了这样大的改善和提高,为什么年轻人依然选择外出打工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乡村振兴的一大着力点,是要调动亿万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人才的积极性,他们观念新、有活力、文化程度高,是学习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然而,在当前年轻人普遍进城、农村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谁来种田”正成为乡村振兴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如何留住农村青年人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创新产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喜欢从事服务业而不愿意种田已经是普遍现象。城市餐馆花二三千元很容易雇一个年轻服务员,农业企业出七八千元的月工资都难以雇到一个年轻力壮的拖拉机手。不仅如此,很多学农学、畜牧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愿回乡就业,而是选择从事管理、电商、旅游、餐饮等行业。因此,农村单纯的一产或者二产已难以留住年轻人,只有三产或者以三产为引领的融合产业才能留住他们。

改变环境。体面的工作环境是当今年轻人择业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乡村振兴一定要生态优先,把环境建设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让年轻人待得住。近两年来,随着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一些城市年轻人开始到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乡村去创业,他们或是发展家庭农场,或者搞文化创意,或者搞民宿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期待老中青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格局的形成,期待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