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不再难
省铁路集团 乔怀玉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03-26 14:31
春节,中国人最能感知温暖的时节,也是最易察觉变迁的时节。
今年春节,感受最深的,不是老家彬县的道路越来越宽、车子越来越多、楼房越来越高、风景越来越美,而是亲朋好友节日期间纷纷外出旅游,在“朋友圈”晒出的成都美食、美景。
“老乔,成都街头满是陕西乡党”,大年初一,朋友从千里之外的蜀地打来电话。
看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真的已经成为往事。如果说,前些年我省建成通车的西汉、西蓝、西商等高速公路是打通秦岭这一“天下之大阻”的“量变”,那么去年通车运营的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则是引发“蜀道不再难”的“质变”。后
来相关媒体的报道,更加印证了这一猜测:
“今年春节期间,西成高铁从早上7点05分至晚上8点35分,平均10.9分钟一趟,高密度运行上座率依旧保持90%以上,客流占据西安北站旅客发送量的40%。”
“春节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4096.9万人次,同比增长35.3%;旅游收入207.17亿元,增长40.5%。外省游客数量前五位依次为四川、河南、山西、甘肃、山东。”
“今年春节假日期间,四川省共接待游客7073.01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总收入446.62亿元,增长25.6%。省外游客排前五位的客源地依次为重庆、陕西、广东、北京和贵州。”
除去四川和重庆的地缘关系,陕西成为四川人民春节假期外出旅游的首选,四川同样也成为三秦百姓的首选目的地。一条高铁,将两座文化名城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看到这些报道时,作为一名陕西铁路建设行业的从业者,我倍感自豪。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陕西交通人以知不足而奋起的行业气魄,以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行业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保持了我省铁路建设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2017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900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达到856公里,实现了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的联通,基本形成了以陇海、包西为东西和南北主轴,以西安为中心的“两纵五横三枢纽”骨架网和以郑西、西宝、宝兰、大西、西成客专构成的向外辐射高速铁路网,为全省稳定经济增长、保障改善民生、扶贫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我省铁路发展与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追赶超越”的新要求相比,与陕西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期待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的新需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相较于陕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高速公路“全国前列、领跑西部”的状况,目前我省铁路建设还处于发展“洼地”,成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短板。主要表现在高铁营运里程明显偏少、铁路建设投资强度偏低、铁路路网密度有待提高、铁路枢纽省份的区位优势尚未释放等方面。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我省也提出了“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交通枢纽省份;奋力建设交通强省,办好人民满意交通”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市市通高铁、关中通城际、快速通全国”的铁路发展总体目标,并以铁路建设作为综合交通主战场,助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加快发展,特别是西安被确定为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后,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建设交通强省,铁路必须先行。欣喜的是,省委、省政府早已站在“秦岭之巅”俯瞰陕西、跳出“城墙思维”远眺世界,科学描绘了我省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加快富民强省的强劲号角。
根据《全省交通运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建设交通强省新征程三年行动计划》部署,未来3年,我省将按照“市市通高铁、关中通城际、快速通全国”总体发展目标,切实把铁路建设作为主战场。积极构建高速铁路网,加快西安至银川、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十堰、西安至安康、延安至榆林等高速铁路建设,夯实国家高铁枢纽省份地位,为尽早实现市市通高铁奠定基础。全面加快关中城际铁路建设,建成运营西安北客站至机场城际铁路,基本建成西安至法门寺、机场至法门寺、西安至韩城、阎良至机场4条城际铁路,推动机场经新西安南至西安东、法门寺至宝鸡等项目实施。推进资源运输通道、繁忙干线客货分线及新增复线建设,建成投运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等4个项目,力争开工实施神木至瓦塘等3个新项目。3年建设规模超过2400公里。
对于省铁路集团来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唯有以更加蓬勃的朝气、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才能不负三秦百姓的厚望。
春节刚过,春的气息便扑面而来。置身西安北客站至机场轨道项目施工现场,火热的大干场面让人心潮澎湃。看着一根根矗立在田野上的墩柱,一跨跨延伸向远方的桥梁,更加坚定了我们年底建成通车的信心和决心。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