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准脱贫政策在山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省商务厅 杨科社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03-26 14:31
腊梅初绽巴山翠,洋茶盛开岚河芳。春节前夕,利用年休假,我回到了自己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曾经驻村扶贫的岚皋县城关镇万家坪,看望一直牵肠挂肚的父老乡亲!巴山深处,瑞雪初霁;万家风光,分外妖娆!腊月的山村春寒袭人,年味渐浓。乡亲们有的屠宰年猪,迓迎春节;有的裁锯木料,筹备栽培香菇。与稔熟的村民打过招呼,我回想起驻村扶贫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雪里已知春信至。可巴山人心中的春天还未到来。谈起山村的变化,年过花甲的张书记对省商务厅和市纪委的帮扶赞叹不已!万家坪已于2016年底实现整体脱贫;2017年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园1500多亩。目前,全村建档立卡的152户383人中,
已有90户281人实现稳定脱贫。听罢介绍,我仔细思忖张书记说过的实情话!现在,精准脱贫成效显著,但离中央的要求和百姓的希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面对万家坪自强不息的残疾猪倌钟光军,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多年来,这位年已不惑的巴山汉子家中屡遭不幸,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父亲先后因矿难与疾病去世,本人那年挖煤腰部受伤,导致双腿瘫痪。想起“走道”的媳妇、嫂子和侄子,他一度伤心欲绝。可是,看着多病的老娘和年幼的儿子,他决心咬紧牙关撑起全家的顶梁柱。然而,一个偏远山村的残疾人需要创业,那是谈何容易!究竟干啥才好?他一时无从下手。2014年初冬,喜欢看中央农林卫视节目的钟光军发现,里面经常播放农民养猪、养羊、养牛等养殖方面的内容,介绍许多人身残志坚、顽强创业的事迹。他深受启发,扪心自问:同样是残疾人,我咋就活的这么窝囊?不能老靠政府救济过日子吧!他再次痛下决心,自己办个养猪场。
万事开头难。没有资金,他就向亲友借款2万元,贴息贷款3万元,欠建筑材料费3万元,加上民政、残联部门补助的4万元,总计筹资12万元,于2015年中秋节后开工,一个半月建成养猪场,同时买了5头母猪。
2016年,钟光军与同是贫困户的黎登虎开始合伙养猪,并签定“君子协议”:赚不赚钱都有黎登虎的,赔了钱算钟光军的。平时,由老黎负责上山打草,小钟具体喂养、防疫治病。缺少技术,他就通过电视节目、手机网络学习,向同行请教。年终总共养了6头母猪、1头种猪,除去电费、玉米和麦麸等费用,总共赚了2.2万多元,返还老黎1.4万元,留给钟光军自己的还不到1万元。
2017年,钟光军和黎登虎养了32头猪,因缺乏技术,死了10多头猪崽,直接损失上万元。全年毛收入7万多元,扣除黎登虎的2万元和饲养费用,给钟光军只剩下了5000多元。其实,没有文化的黎登虎心里清楚:两人合伙养猪,赚钱本应平分,可自己年年总是多分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俗话说:凡事有个再一再二,不没有再三再四。到了年底,任凭钟光军说破天,黎登虎也不愿意再度合伙。
开弓没有回头箭!2018年,没有合作伙伴的钟光军并没有气馁,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决心继续养猪,因为自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饲养经验。再说,养猪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如果半途而废,前期花费的巨额资金肯定就打了水漂。去年底,钟光军才还完了两年半前修建猪舍时拖欠的3万元材料费;目前,2016年贴息贷款的3万元尚未偿还。
决心虽大,困难不小。眼下,令人欣喜的是钟光军的猪场里还有存栏的1头母猪等待下崽,预产期碰巧是母亲节前后。如果顺利,可以生产10来头猪崽。届时,究竟是卖、是养?还要视市场行情而定。如果价钱好的话,可以卖个七、八千元,用于资金周转,再买上3头母猪繁殖下崽;如果价钱不好,可以将猪崽养肥屠宰。钟光军今年打算养上4头母猪产崽,另养30头肥猪。大约需要5万元的资金,用于支付买猪、雇佣临时工、电费、玉米与麦麸费和屠宰费等。
当下,令钟光军困惑的是:他手头只有几千元,根据他去年在村里免息贷款的信用度,今年可望在村里继续免息贷款1万元;但是,仍有3.5万元的投资缺口没有着落。
谈到如何打好山村精准脱贫攻坚战?一级残疾、荣获安康市2017年度脱贫攻坚“自强标兵”荣誉称号的钟光军脱口而出: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和省上的大政方针,以及省商务厅与村里制定的上十项规章制度,老百姓双手赞成,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原汁原味,绝不能走型变样,切实把精准脱贫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一是对扶贫资金的使用,一定要好钢用在刀刃上,尽量向想干、能干的贫困户实施倾斜政策,不能撒胡椒面。二是村委会“班子”换届,要公正选好全村精准脱贫的“领头雁”,对待贫困户要一碗水端平,真正做到“媳妇儿女一样亲,上门女婿也吃香”。三是要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和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在产业脱贫方面,要从技术、销路方面多给予指导与帮助。五是要妥善解决村民平常看病难、行路难、补助报销难的问题。
翌日清晨,踏上告别万家坪的崎岖山路,回荡在我心中的是村民们对党和政府的热切祈盼:努力让精准脱贫政策在山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信有各级干部群众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如期完成万家坪稳定脱贫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