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新年 情暖三秦
省供销社 李 娇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03-13 15:01
今年春节,考虑到孩子还小,我和爱人都决定不回老家,留在西安过年。大年三十,大红灯笼早已整齐得挂满道路两旁,照得小区里灯火辉煌,各式装饰彩灯,让静谧的空气中满是温馨。很多人已经早早收拾行囊回到了期盼已久的家乡,把一年的辛劳化作团聚的欢笑。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和一间间紧闭的店铺,我想,这大概是一个安静的年。
初一的早上,没有像往年一样振耳的鞭炮,迎接我们的是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路上行人寥寥,但依然干净整洁。
我们一家前往曲江,去感受“西安年·最中国”里浓浓的年味。“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音乐、花车、美食、市集、
非遗、互动……人们尽情感受着新春的热烈。绚丽精彩的无人机灯光秀,向世界展示了陕西的科技发展和文化内涵,也向所有人传递着新春的祝福;“现代唐人街”欢乐的巡演和街头表演,赢得游人阵阵喝彩,把“西安年”的韵味推向了高潮;芙蓉园里,夜色静美,唐韵迷人,灯火阑珊,仿佛梦回盛世大唐。人头攒动,操着陕西口音、河南口音、湖北口音……抑或是英语、韩语、日语……的人们都被眼前的古城西安所惊艳。熙熙攘攘中,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今年,我们来西安过大年了,真美!”
突然,一名男子倒在了地上,家人围在他身旁惊恐地不知所措,人群中一名白衣女子毫不犹豫地走上前为男子进行人工呼吸施救,人们有的急忙掏出手机拨打120,有的奔跑着去找人帮忙,民警用最短的时间赶到,将男子送往了医院。男子的家人饱含热泪,不停地说着谢谢,在西安这座陌生而亲切的城市,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向他们伸出了援手,又在事后悄悄离去。眼前的一幕,不禁为这乍暖还寒的春日增添了无限暖意,我感慨,西安的美,不仅有发展的美、文化的美,更有人心的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安不断追赶超越,吸引世界眼光的,除了千年历史的文化魅力,更有国民素质提高带来的温暖。人们愿意为了守护蓝天放弃燃放炮竹的传统,愿意为陌生人送去帮助,愿意在争分夺秒的上下班高峰期车让人……
返回的时候,我们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公交转地铁。西安这几年的交通发展确实让人欣喜,地铁多条线路的开通、公交数量的增加、乘车环境的改善,以及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逐渐兴起的共享电动汽车等等,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让我们更多的享受蓝天白云带来的舒畅。还记得上大学那会儿,每到周末外出,总是要等许久的公交车,在拥挤的车厢里,晃晃悠悠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市区,走马观花似的转转,又急急忙忙地去赶公交。在西安上了四年大学,毕业时对西安的印象也大多停留在三桥的武警路上和永远灰蒙蒙的天空。如今,每天上班去单位,从家门口坐一号线到五路口也就二十多分钟,再骑10分钟共享单车,没有无聊的等待,也没有烦心的拥堵,有的只是现代化设施与古老气息相融的和谐,还有越来越多的蓝天。西安这座城市,已然揭开了它古老而高贵的面纱,用开放而严谨、昂扬而谦虚的姿态,迎接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
回家途中,三岁的女儿问我:“妈妈,年是什么?”我说:“年是我们最热闹的节日啊。”“嘻嘻,我知道了,好多人在一起就热闹了,所以好多人就是过年了。”我笑了笑,是啊,现在的西安,吸引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目光,人们从四面八方相聚在这里,流连忘返,带来的将是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宏伟的蓝图,人们的生活也会每天都是“年”。
是的,真是一个热闹的年!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