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幸福新生活
省行政学院 马 力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03-13 14:58
今年春节,我们选择去离西安较近的孩子他外公家过年。我这个陕北人感受到了陕南不一样的年味,更感受到了陕南移民搬迁的幸福与期待。
长期以来,灾害与贫困制约着柞水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的发展。2011年5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这一重大惠民工程的实施,给地处秦岭南麓、毗邻西安的柞水县带来了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经过几年的稳步推进,原来住在山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众搬迁转移到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安全、宜居、宜业的小区,使搬迁群众彻底告别了地质洪涝灾害的威胁。崭新的楼房,整齐的路灯,前倚大
路,后靠街道,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小区附近超市、饭店等一应俱全,教育、医疗服务便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水、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生活方式发生极大改变。搬迁后多数移民选择在家门口务工且兼顾务农,有的自己经营门店,劳动强度降低,收入显著提高。
搬迁户从山沟到城镇,从土屋变楼房,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从“搬出大山”到门前“创业发展”致富的蜕变。娃他表舅一家就是第一批从山里搬下来的,搬到新家,他动起了脑筋,在自家门前办起了生活用品超市,虽然无法与大型超市相比,但是搬迁群众生活所需用品一应俱全。他说:“搬下来后,娃上学、老人看病方便多了,超市一年收入4、5万元,看似不多,但是不用背井离乡,老人、小孩都能照顾到”。 其他的住户,也为自己寻求了致富门路,通过种植、劳务、商贸等,实现了轻松在家门口赚钱的愿望。这与该县在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时,除建起优质的搬迁房外,优先考虑如何让搬出大山的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创业发展”是分不开的。
但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仍然有一部分群众缺少增收产业,后续产业开发投入不足,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继续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收入渠道狭窄,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较低。只是改善了居住条件,耕作生产仍然依靠原有土地,安置点与耕地相距较远,造成生产与生活的极大不便,难以全面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地政府:首先,要从增强搬迁群众的“造血”功能入手,通过产业培育和实用技能培训,使搬迁群众实现从以单纯农业为生向从事二、三产业,从户无致富技能向户均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转变。引导搬迁户发展商贸餐饮、旅游运输等服务业。其次,要紧紧依托当地园区和工矿企业、旅游景点,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公共服务、创业就业等方面的有效路径。第三,深入挖掘县域资源优势,扶持搬迁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及加工业,准确对接产业政策要求。以项目带动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养殖、食用菌、干果等农业种养殖业,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硬起来、脚步子稳起来。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